8月7日, 京東 借著Q2財報連拋人事調整、入股永輝超市等幾枚重磅,怒刷了一把存在感,業界戲稱這是“ 京東 史上事最多的一天”。
財報保持了高增長但依然虧損的態勢,財報顯示, 京東 單季交易額首破千億元,達1145億元,同增82%,增速為行業的兩倍;與此同時,凈虧損5.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8億元虧損略有收窄。
自上市至今, 京東 仍然是一家虧損的公司,而高增速讓外界對 京東 依然保有很大的信心。為了繼續保持高增速,你看到 京東 圍繞著零售業務做了很多的新模式嘗試,包括跨境、農村以及 京東 到家等。
而 京東 43億元持有永輝10%的股份,正是這些嘗試中的重要一環。這是 京東 首次重投線下超市,其投資規模也是上市以來的最大手筆。這背后,有雙方加強探索O2O戰略合作的邏輯,也有雙方難以深入合作的問題。
生鮮:加碼
生鮮電商素以高毛利、高重復購買率和高粘性屢受創業者和資本垂青,然而,生鮮電商“高冷”的背后,有著無限苦逼,這也是 京東 啃食生鮮不易的原因。
京東 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生鮮頻道,今年 京東 重推O2O戰略,更是將生鮮品類放在了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時至今日, 京東 生鮮仍未形成規模。據企鵝智酷6月25日的數據,天貓喵生鮮的市場滲透率達43.8%,而 京東 為14.4%。
而生鮮是永輝的強項,你看永輝的標語,“新鮮的永輝,綠色的永輝”。永輝各門店的生鮮經營面積超過40%,生鮮農產品的銷售額占集團總銷售額50%以上。
作為中國大陸首批將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的流通企業,永輝的生鮮產品損耗率最低可控制在3%左右,而這一數據,在生鮮電商中,有的高達30%。
七月初六六的《我要的只是公平》一文,公開指責 京東 山竹質量和售后,把一直以來發展得不溫不火的 京東 生鮮推向了風口浪尖。
因為 京東 的生鮮戰略采用B2C模式,平臺負責采購、倉儲、銷售、物流等全部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的生鮮商品品質。
首先,平臺采購對采購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極高,需要其熟悉不同生鮮產品最地道的原產地;另一方面, 京東 選擇自建倉儲,將采購過來的商品統一入庫集中發貨,這將帶來極高的損耗率,比方說保質期短、出入庫的搬運損耗等等。而這些短板恰恰是永輝的強項。
永輝堅持所有生鮮商品自營,在全國建立起了20多個采購基地,以現款直接去農戶家采購。水果采購中,永輝常常是把整個果園包下,自己進行水果等級分撿,低等級的放進賣場做促銷,以此對抗農貿市場的價格優勢 。
正如 京東 集團方面所說,雙方可以在聯合采購、整合供應鏈管理能力、線上線下O2O業務模式上探索,作為生鮮超市的龍頭企業, 京東 的戰略入股永輝,能夠給自己的生鮮業務加碼。
物流:布網
事實上,對于 京東 來說,生鮮O2O要實現快速到達,核心在于“最后一公里”的城市配送環節。
網購過的你一定知道,商品從原產地運到目標城市可以通過主干物流實現一到兩天到達,但由物流轉入快遞配送到用戶手中,也需要經歷兩天左右的時間。這對生鮮電商來說恰恰是比較致命的。
以生鮮產品為主要經營類目的 京東 到家,其用戶需求是即時、碎片化、高頻詞的,這最適合點對點、離散型的物流模式,因此,要解決最后的配送問題,發動社會閑置運力,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的社會物流眾包方式是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8月4日 京東 公布了其眾包物流自5月14日上線至今的相關情況,目前共招募快遞員超過50000人,擴張到13個城市,日均派送量超20000單,月增長速度為219%。派送員包括公司白領、大學生、互聯網工作者等,甚至包括社區大媽,只要年滿18周歲就可申報配送員。
而這其中涉及重要的一個點,這些“業余配送員”,去哪里取貨?既然是社會閑置運力,那肯定是上學、下班、或者是跳完廣場舞回家的途中,順便配送個東西。
所以, 京東 需要在城市布網,什么是最適合這些業余配送員取貨的地方?便利店或者超市。你也看到了, 京東 早在去年,就與包括快客、好鄰居、良友、美宜佳等在內的上萬家便利店開展了O2O戰略合作,但最終合作效果并不理想。
而此次,作為 京東 首次重投的線下超市永輝,旗下擁有近400家門店資源,覆蓋福建、廣東、北京、上海等17個省市。
當然,永輝的能耐遠不止于此。據相關資料顯示,永輝近年來分別入股中百集團、聯華超市,并與百聯集團組成“四方聯采”,在福建、重慶、上海、湖北等區域直接占據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永輝目前的二股東牛奶國際,旗下掌握著7-11、惠康、萬寧等資源。
如此廣泛豐富的分布, 京東 此次入股永輝之后,相當于在全國布下了星羅棋布的線下倉儲配送臨時點。
雙贏還是左右手互博?
根據新聞, 京東 與永輝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簡單說來,永輝的產品、資源等可以全面接入到 京東 ,并進一步豐富永輝超市經營業態,形成區域化門店集群規模優勢;而 京東 方面,除了上文分析的兩點, 京東 也可以借永輝來嘗試線下連鎖實體店的電商化。
永輝方面認為,線下賣場是線上業務的重要入口,線下連鎖超市通過生鮮經營、體驗式服務和增值服務,解決線上業務所需的線下基礎,為線上業務快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線上業務通過大客流反哺支持線下業務。
若真如上所說,能夠實現線上線下的充分融合,雙方的合作必然會迎來一個雙贏的局面。但就深度合作是否能夠在現實中順利推進,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
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在回應媒體采訪時的表示,“資本運作并不是目的,永輝超市希望將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并稱,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投資連鎖超市門店拓展、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和生鮮冷鏈物流系統發展項目。
事實上,永輝為拓展自己的O2O業務,早在2013年5月就上線了電商業務“半邊天”,隨后又推出了“永輝微店”,將線上微店選購、線下實體店提貨相融合。據悉,今年永輝還將推出電子商務大平臺,在PC端、移動端及業務中臺層面持續推進。
此外,永輝也在嘗試跨境電商業務,近日在上海永輝長江國際店內開出首家O2O體驗店,分為啤酒自助、收銀自助、體驗區、休息區。
這一系列的動作,可以看到永輝的野心之大。永輝生鮮堅持自營,并且垂直布局明顯,合作中間,未來和 京東 存在博弈的地方很多。
目前的商超O2O領域,競爭相當激烈。此前阿里宣布全面進入商超領域,在全國投入10億元力推天貓超市;沃爾瑪全資收購1號店,加速布局電商;蘇寧云商近期為其精選超市拋出“阿拉丁計劃”,實行全球買手制和直采包銷策略;華潤萬家也上線了e萬家電商網站……
而 京東 此次入股永輝超市,也被業界看作是抗衡阿里的一步棋。合作事實上是商超領域線上線下合作融合的一個樣本,形式上豐富了這個產業的內涵。
京東 和永輝更多的是一個各取所需的狀態, 京東 可以通過資本與大型的線下連鎖超市建立關聯,學習借鑒永輝的經營之道。這條合作之路,還只是開始。
財報保持了高增長但依然虧損的態勢,財報顯示, 京東 單季交易額首破千億元,達1145億元,同增82%,增速為行業的兩倍;與此同時,凈虧損5.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8億元虧損略有收窄。
自上市至今, 京東 仍然是一家虧損的公司,而高增速讓外界對 京東 依然保有很大的信心。為了繼續保持高增速,你看到 京東 圍繞著零售業務做了很多的新模式嘗試,包括跨境、農村以及 京東 到家等。
而 京東 43億元持有永輝10%的股份,正是這些嘗試中的重要一環。這是 京東 首次重投線下超市,其投資規模也是上市以來的最大手筆。這背后,有雙方加強探索O2O戰略合作的邏輯,也有雙方難以深入合作的問題。
生鮮:加碼
生鮮電商素以高毛利、高重復購買率和高粘性屢受創業者和資本垂青,然而,生鮮電商“高冷”的背后,有著無限苦逼,這也是 京東 啃食生鮮不易的原因。
京東 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生鮮頻道,今年 京東 重推O2O戰略,更是將生鮮品類放在了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時至今日, 京東 生鮮仍未形成規模。據企鵝智酷6月25日的數據,天貓喵生鮮的市場滲透率達43.8%,而 京東 為14.4%。
而生鮮是永輝的強項,你看永輝的標語,“新鮮的永輝,綠色的永輝”。永輝各門店的生鮮經營面積超過40%,生鮮農產品的銷售額占集團總銷售額50%以上。
作為中國大陸首批將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的流通企業,永輝的生鮮產品損耗率最低可控制在3%左右,而這一數據,在生鮮電商中,有的高達30%。
七月初六六的《我要的只是公平》一文,公開指責 京東 山竹質量和售后,把一直以來發展得不溫不火的 京東 生鮮推向了風口浪尖。
因為 京東 的生鮮戰略采用B2C模式,平臺負責采購、倉儲、銷售、物流等全部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的生鮮商品品質。
首先,平臺采購對采購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極高,需要其熟悉不同生鮮產品最地道的原產地;另一方面, 京東 選擇自建倉儲,將采購過來的商品統一入庫集中發貨,這將帶來極高的損耗率,比方說保質期短、出入庫的搬運損耗等等。而這些短板恰恰是永輝的強項。
永輝堅持所有生鮮商品自營,在全國建立起了20多個采購基地,以現款直接去農戶家采購。水果采購中,永輝常常是把整個果園包下,自己進行水果等級分撿,低等級的放進賣場做促銷,以此對抗農貿市場的價格優勢 。
正如 京東 集團方面所說,雙方可以在聯合采購、整合供應鏈管理能力、線上線下O2O業務模式上探索,作為生鮮超市的龍頭企業, 京東 的戰略入股永輝,能夠給自己的生鮮業務加碼。
物流:布網
事實上,對于 京東 來說,生鮮O2O要實現快速到達,核心在于“最后一公里”的城市配送環節。
網購過的你一定知道,商品從原產地運到目標城市可以通過主干物流實現一到兩天到達,但由物流轉入快遞配送到用戶手中,也需要經歷兩天左右的時間。這對生鮮電商來說恰恰是比較致命的。
以生鮮產品為主要經營類目的 京東 到家,其用戶需求是即時、碎片化、高頻詞的,這最適合點對點、離散型的物流模式,因此,要解決最后的配送問題,發動社會閑置運力,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的社會物流眾包方式是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8月4日 京東 公布了其眾包物流自5月14日上線至今的相關情況,目前共招募快遞員超過50000人,擴張到13個城市,日均派送量超20000單,月增長速度為219%。派送員包括公司白領、大學生、互聯網工作者等,甚至包括社區大媽,只要年滿18周歲就可申報配送員。
而這其中涉及重要的一個點,這些“業余配送員”,去哪里取貨?既然是社會閑置運力,那肯定是上學、下班、或者是跳完廣場舞回家的途中,順便配送個東西。
所以, 京東 需要在城市布網,什么是最適合這些業余配送員取貨的地方?便利店或者超市。你也看到了, 京東 早在去年,就與包括快客、好鄰居、良友、美宜佳等在內的上萬家便利店開展了O2O戰略合作,但最終合作效果并不理想。
而此次,作為 京東 首次重投的線下超市永輝,旗下擁有近400家門店資源,覆蓋福建、廣東、北京、上海等17個省市。
當然,永輝的能耐遠不止于此。據相關資料顯示,永輝近年來分別入股中百集團、聯華超市,并與百聯集團組成“四方聯采”,在福建、重慶、上海、湖北等區域直接占據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永輝目前的二股東牛奶國際,旗下掌握著7-11、惠康、萬寧等資源。
如此廣泛豐富的分布, 京東 此次入股永輝之后,相當于在全國布下了星羅棋布的線下倉儲配送臨時點。
雙贏還是左右手互博?
根據新聞, 京東 與永輝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簡單說來,永輝的產品、資源等可以全面接入到 京東 ,并進一步豐富永輝超市經營業態,形成區域化門店集群規模優勢;而 京東 方面,除了上文分析的兩點, 京東 也可以借永輝來嘗試線下連鎖實體店的電商化。
永輝方面認為,線下賣場是線上業務的重要入口,線下連鎖超市通過生鮮經營、體驗式服務和增值服務,解決線上業務所需的線下基礎,為線上業務快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線上業務通過大客流反哺支持線下業務。
若真如上所說,能夠實現線上線下的充分融合,雙方的合作必然會迎來一個雙贏的局面。但就深度合作是否能夠在現實中順利推進,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
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在回應媒體采訪時的表示,“資本運作并不是目的,永輝超市希望將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并稱,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投資連鎖超市門店拓展、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和生鮮冷鏈物流系統發展項目。
事實上,永輝為拓展自己的O2O業務,早在2013年5月就上線了電商業務“半邊天”,隨后又推出了“永輝微店”,將線上微店選購、線下實體店提貨相融合。據悉,今年永輝還將推出電子商務大平臺,在PC端、移動端及業務中臺層面持續推進。
此外,永輝也在嘗試跨境電商業務,近日在上海永輝長江國際店內開出首家O2O體驗店,分為啤酒自助、收銀自助、體驗區、休息區。
這一系列的動作,可以看到永輝的野心之大。永輝生鮮堅持自營,并且垂直布局明顯,合作中間,未來和 京東 存在博弈的地方很多。
目前的商超O2O領域,競爭相當激烈。此前阿里宣布全面進入商超領域,在全國投入10億元力推天貓超市;沃爾瑪全資收購1號店,加速布局電商;蘇寧云商近期為其精選超市拋出“阿拉丁計劃”,實行全球買手制和直采包銷策略;華潤萬家也上線了e萬家電商網站……
而 京東 此次入股永輝超市,也被業界看作是抗衡阿里的一步棋。合作事實上是商超領域線上線下合作融合的一個樣本,形式上豐富了這個產業的內涵。
京東 和永輝更多的是一個各取所需的狀態, 京東 可以通過資本與大型的線下連鎖超市建立關聯,學習借鑒永輝的經營之道。這條合作之路,還只是開始。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京東:入股永輝超市 首次重投線下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