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廣州市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11-2020)》,這是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的第二次十年規劃,提出要打造國際商貿中心及國際 購物 天堂。《規劃》提出了“一心多點,兩軸一帶”的現代都市大商業格局,到2015年,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約280個,建筑面積約1300萬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積增加到0.9平方米。16大領先奢侈品專賣店數量超過40個,世界零售商進駐數量超過100家。
16大領先奢侈品專賣店數量超過40個
廣州市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發展規劃是國內首創,也是第二次制定的10年規劃。新的《規劃》把目標提到了新的高度,定位是國際商貿中心及國際 購物 天堂。市經貿委副主任楊勇表示,廣州要構建服務珠三角、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大型零售商業網點體系,打造國際品牌和國際品牌旗艦店的主要集聚地,大力發展高檔優質的零售商業,延續“千年商都”歷史,多元化、差異化發展嶺南特色突出的零售商業。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8000億元;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4000億元。
相比起北京、上海,廣州的奢侈品消費并不占據優勢,距離比較大。廣州要打造國際品牌和國際品牌旗艦店的主要集聚地,對于劣勢,楊勇表示,歸結于地理位置靠近香港,廣州人“理性消費”的傳統習慣這兩個原因。對于信心,楊勇表示,亞運后廣州的國際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特別是2011年天河路商圈的太古匯,在原來友誼商店等的基礎上,隨著太古匯等一批高端奢侈品店等,縮小了與北京、上海等奢侈品店的數量差距。
相比起上版《規劃》提到具體目標,新版《規劃》的表述更改為需求預測。楊勇介紹,到2015年,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約280個,建筑面積約1300萬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積增加到0.9平方米。16大領先奢侈品專賣店數量超過40個,世界零售商進駐數量超過100家。到2020年,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約360個,建筑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積增加到1.1平方米。16大領先奢侈品專賣店數量超過60個,世界零售商進駐數量超過150家。
根據《規劃》預期實施效果,到規劃期末(2020年),廣州市大型零售商業網點將呈現出“三升”的特點:每10萬人平均大型零售商業網點數量提升(由1.6個升到2.0個,增幅25%),人均大型零售商業網點建筑面積提升(由0.5平方米增加到1.1平方米,增幅120%),在商業功能區布局的大型零售商業網點占總數的比重提升(由56.9%提高到70.8%,增幅13.9%)。通過7類特色化大型網點的建設,作為廣州商貿業的主要支柱,集聚力、輻射力大幅加強,助推廣州市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及國際 購物 天堂。
“要影響廣州之外的消費人群”
對于新版《規劃》,市經貿委副主任楊勇表示,空間布局對接上版“四線三圈、兩軸一帶”商業網點規劃,在這基礎上推動新增大型零售商業網點在“一心多點”集聚,沿“兩軸一帶”布局,演變成“一心多點,兩軸一帶”的現代都市大商業格局。楊勇解釋,該種布局也是落實《廣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綱要》(2012)和“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區、三個副中心”。
“一心”是指環城高速以內的城區,是現狀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的主要集聚區,也是未來支撐廣州建設國際商貿中心的重點地區;“多點”是指環城高速以外城區的多個大型零售商業網點集聚區,包括白云新城、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廣州新城、蘿崗新城、南沙等組團,是帶動區域零售業升級發展的重點功能區。“兩軸”是指廣州市的老中軸線和新中軸線,“一帶”是指白鵝潭—琶洲-員村—黃埔區的珠江黃金岸線,綜合利用商務性岸線、生活性岸線、旅游性岸線、景觀性岸線,發展商業集聚的濱水空間,打造為國際商貿業集聚帶。
對照10年前的第一版規劃,“四線三圈,兩軸一帶”的格局已經基本奠定,但是兩軸并沒有實現比翼齊飛,相比起老中軸線的商圈,天河區新中軸線商圈獨大趨勢凸顯。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楊勇也并未闡述將如何實現兩軸的平衡。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認為,整個城市的經濟中心在東移,河區相對越秀區來說是新城區,政府相對也會將更多的經濟中心放在天河區。
“都會級,除了廣州本地的消費之外,更多是影響廣州之外的消費人群;另外區域級,主要是滿足本地的消費。” 在整個格局上,《規劃》重點形成“都會級、區域級”兩級商業功能區體系,其中都會級商業功能區16個(已形成5個、建設中8個、規劃新增3個),區域級商業功能區16個已形成7個、建設中4個、規劃新增5個。商業功能區是各種規模、業態的零售業、批發業及餐飲、住宿、娛樂等關聯服務業組成的商業組團。
規劃布局16個都會級商業功能區,包括已形成的5個、在建的8個和新增的3個。已形成的5個都會級商業功能區為:北京路、環市東、農林下路-中山三路、十三行-上下九、天河路商業功能區;在建的8個為白鵝潭、珠江新城、白云新城、南沙、萬博-長隆-漢溪、琶洲、新華、南崗-新塘商業功能區;新增的3個為廣州南站、蘿崗新城、廣州(黃埔)臨港商業功能區。
規劃布局16個區域級商業功能區,包括已形成的7個和在建的4個及本次規劃新增的5個,結合交通樞紐設施、地區公共活動中心、大型商務區和居住區等要素建設。已形成的7個區域級商業功能區包括:石井-新市、大沙地、市橋、江南、曉港、街口、荔城商業功能區;在建的4個包括:奧體、大學城、嘉禾、廣州大道北商業功能區;規劃新增的5個包括:廣州大道南、白云湖、中新廣州知識城、員村、開發區西區商業功能區。
對于番禺、南沙、蘿崗、增城等外圍城區布局,《規劃》將明確全市及各區、縣級市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發展導向與空間布局,對大型網點發展管理單元提出指引,新增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的空間布局主要考慮服務人口規模及各零售業態的布局條件。
廣州大型零售商
業網點6大短板
截至2010年,廣州市已建成營業的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為205個,建筑面積為621.6萬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積為0.5平方米,詳見表1-2;在建和規劃的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為50個,建筑面積為576.8萬平方米。廣州市零售業及大型零售商業網點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城市地位、商業地位、消費、網點建設、空間分布、業態發展等還有待提升完善。
(1)城市地位。近年來,借助亞運會等重大發展契機,廣州市城市建設取得了極大成就,但對比國內外發達城市,廣州市的影響力、競爭力、吸引力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有待加強,對國內外游客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2)商業地位。廣州市商業整體競爭力較強,但高檔化、特色化網點較少。2010-2011年,廣州連續兩年在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600306,股吧)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一,但在中國奢侈品城市排行榜中居第九,奢侈品專賣店數量較少、品牌進駐率不高,與北京、上海有一定差距。
(3)消費情況。人均消費水平位居第一,消費規模有待提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北京、上海的差距不斷拉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力有待加強。
(4)網點建設。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的建設速度快,但特色型網點較少,引領力、感召力待提升。
(5)空間分布。等級結構明顯,空間分布極化。外圍城區部分地區的網點稀疏,服務力有待提升。
(6)業態發展。廣州市已形成完善的業態體系,呈現出三快( 購物 中心、大型超市、百貨店發展迅速)、一慢(倉儲會員店建設較慢)、三突破(出現商業城、家居建材商店兩種新業態、專業店發展迅速)的特點,但業態創新力有待提升。
專家意見
規劃范圍太大過于籠統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是《廣州市大型零售商業網點規劃(2003-2012)》“四線三圈,兩軸一帶”格局規劃的起草者之一。
彭澎回顧稱,10年前的規劃主要將商圈劃分成都會級、區域級、社區級三個等級。都會級商圈主要指上下九步行街、北京路和天河城,其中上下九的定位是傳統商圈,北京路是現代與傳
統結合的商圈,而天河城是現代商圈。區域級的商圈主要有像海珠區和番禺區的各個商圈,同時當時廣州規劃有17個中心鎮,每個衛星城配備的商圈也屬于區域級。社區級的商圈就主要是居住小區附近的小型商圈。當時還規劃了地鐵沿線的商業發展。
在新版規劃中,“四線三圈,兩軸一帶”演變成“一心多點,兩軸一帶”。彭澎認為,"一心"提的范圍有點太大,規劃也有點太籠統了。"多點"是正確的,因為商圈發展也要擴充
到中心城區以外的地區。”彭澎分析稱,現在已開發較好的地區有比如像白云新城、番禺萬博中心,蘿崗區、增城市等地區都在發展期,將來南沙區也會有提高,預計新的發展方向會是南沙新核心明珠灣區。彭澎認為,新的規劃要做到銜接以前,同時要展望未來。
對于兩軸失衡的發展局面,彭澎認為,主要有兩個客觀條件,首先,整個城市的經濟中心在東移,同時天河區相對越秀區來說是新城區,政府相對也會將更多的經濟中心放在天河區。第二,天河區的居民購買力相對高一點,建筑也更現代化一點,商場也大一點,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也多一點。所以過去十年天河區的商業發展比越秀區要好一點。
彭澎也認為,新規劃提出“至2015進駐廣州16大領先奢侈品牌店超過60家”的目標,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去提出。他也提出了奢侈品品牌店發展的不同模式,“目前廣州的奢侈品銷售點主
要分散在各大 購物 中心,如果重新再規劃建一個國際名店城,就可以集中進駐大型商業城。”
焦點問答
1.城鄉接合部新建的小區配套,包括增城、從化等郊區市等方面有沒有規劃商業零售網點?
市經貿委副主任楊勇:這次規劃有兩個概念,第一是大型零售商業網點,是指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第二,根據國家標準的零售業分類,大型零售網點一般分為六類,除了剛才網友問到的超市,還有百貨點、 購物 中心、會員店、建材超市等。
與上一版規劃相比,十年前的規劃有一個比較大的不同,上一版規劃比較注重大型零售商業網點集中在主城區,隨著十年來廣州市的城市發展,特別是未來十年整個城市“123”主體功能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的調整,下一步的大型網點規劃思路是一心多點、兩軸一帶,也就是說下一步大型商業網點的發展,除了主城區還要適當向兩個新城、三個副中心規劃引導。兩軸一帶是依靠我們的舊中軸線和城市新中軸線,還要充分好珠江岸線寶貴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使我們大型零售網點更加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從化、增城、蘿崗、南沙等都有規劃大型零售網點,而且根據它們所在的區域城市總規的定位,這些網點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都會級,也就是說除了廣州本地的消費之外,更多是影響廣州之外的這些消費人群,另外是區一級,主要是滿足本地的消費。
2.根據廣州商業總會發布的2012年大型零售30強名單,電商銷售規模已經超過了友誼商店,已經排名前三甲,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的發展規劃是否做好準備迎接電商挑戰,兩者是否可以錯位發展?
市經貿委副主任楊勇:在規劃兩年編制的時間中我們也充分考慮到電子商務的新業態對未來大型商業網點發展的影響,這也是陳建華市長多次要求我們要研究好的問題。我們這次規劃在編制的過程中,特別充分考慮到電商對實體零售的沖擊。廣州的定位之一是國際商貿中心,其中就有八個重要方面的功能,其中一個功能是 購物 天堂,也就是說廣州要想建設國際商貿中心,除了本地的消費之外,還要更多的廣州之外的,包括境外的旅游商務到廣州來消費。第二個方面,電子商務對實體銷售的沖擊不能忽視,但是實體經濟也在做出調整,大型零售商業網點也增加了很多方面的措施來吸引消費者過來不僅僅是消費,而且還有體驗,跟文化、特色等相結合。最早規劃的時候如果沒有考慮到電商影響的話,我們到2020年人均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的面積不僅僅是1.1平方米,2010年我們是0.5平方米,按照原來相關規劃的研究是大于1.1,后來做了電商影響分析之后,對相關的指標也做了科學的調整,因此這一次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的規劃也充分考慮到電商對實體銷售的影響。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廣州計劃打造國際購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