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牛網一年之內將配送范圍覆蓋至全國,而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同行更多是在深圳、上海等市場實驗性地進行探索,大潤發為此做好了前期虧損的準備。
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大潤發集團董事長兼飛牛網CEO黃明端表示,飛牛網還可以再虧損5-7年。
自2014年初正式上線飛牛網開始,黃明端同時掛帥飛牛網董事長,并在一年之內將配送范圍覆蓋至全國,而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同行雖然在去年開放了線上業務,卻并未像飛牛網如此快速地輻射至全國,更多是在深圳、上海等市場實驗性地進行探索。對于飛牛網這種激進的行為讓一些以黃明端為零售教父的零售同行看不懂。
一直以大潤發為學習對象的安徽樂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衛表示,其實大潤發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收入是來自于租賃,近兩年大潤發租賃面積的收益已經超過了大潤發賣場租金成本,“但今天大潤發做 電商 ,還在賣場內做電子屏,把現場的顧客推到網上去,減少了顧客的粘度,這樣未來失去的不僅僅是網上增加點銷售額,而是租賃收益。”
按照這樣的邏輯,大潤發養著每年虧損一個多億的飛牛網似乎并不明智。但黃明端的邏輯是,這是顧客消費特點所趨,大潤發沒有選擇,必須轉。
當然,做 電商 的底氣也來自盈利的可能性。黃明端告訴記者,決定做 電商 之前,要測算商品的邊際貢獻,即售價減去成本就是毛利,毛利再減去直接成本(配送費用、包裝費用等),如果邊際貢獻是正值就可以做,負值就不能做。飛牛網的邊際貢獻為正,如果虧損,接下來就是規模的問題了。
根據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2015年業績報,去年歸屬股東的凈利潤下降15.7%,其中,實體門店致凈利下降的比例為8.5%, 電商 業務占比為7.2%,虧損約1.75億元。
黃明端對此公開表示,大潤發每年投資5億元大力發展 電商 的同時,業績還能實現5%的增長(高于同行),股東對此感到滿意,飛牛網的虧損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此外,飛牛網去年用戶突破990萬,GMV(成交額)已突破10億元,整體發展情況符合公司預期。
但生鮮仍然是飛牛網的難題。按照飛牛網以往的經驗,在一個城市(一般是大本營上海)實驗半年,就會拓展至其他城市乃至全國,但飛牛網上線一年多的的生鮮業務一直沒有做類似發展,黃明端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主要是因為生鮮還沒找到盈利模式。如果拓展至全國,會持續虧損下去。
就像線下賣場一樣,生鮮品類其實是引流的一種方式,在 電商 也是同樣的道理,一線城市上班族多,對生鮮的需求大,但最困難的是生鮮毛利率太低,標準化又很難達到,這對顧客體驗影響非常大。
比如網上買生鮮跟自己到賣場買生鮮的顧客心理不一樣,如果是顧客自己到賣場挑選了一袋蘋果回家發現有一個擦傷了,會覺得自己沒有認真挑選,但如果配送員送到家,消費者更多會歸罪于賣家。
另一方面,有些生鮮 電商 客單價在40-50元之間,引流和配送成本就得20元,生鮮的毛利率不可能在50%,完全不可能盈利。飛牛網的生鮮其實是跟門店共享資源,不存在損耗太大的問題,但仍然沒有找到盈利模式,或者說目前生鮮配送一單仍然要虧損。
毛利率低得無法抵消直接成本,黃明端得出的結論是,目前瞄準的顧客群是不對的,飛牛網的生鮮,初衷定位的人群就是那些沒有時間去大潤發購物的人群,尤其是對價格不敏感的白領上班族,不過目前的客單價與這些人群并不匹配,飛牛網還需時間進行調整。
對于飛牛網的虧損,黃明端表示,飛牛網還可以再虧損5-7年。“京東、蘇寧、1號店這些 電商 巨頭都已經虧損好多年,仍在靠燒錢、價格戰吸引流量。飛牛網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盈利。”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超市做電商多難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