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 即將出嫁,而“新郎”人選一波三折。在阿里與 大潤發 緋聞滿天飛的時候,臺灣媒體卻曝出 大潤發 “出嫁”洽談對象有阿里巴巴、騰訊、蘇寧三家,隨后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僅與蘇寧進行了初期洽談。不管最終嫁入哪家,由電商主導新零售已經成為無法逆轉的事實,在這一波浪潮中,區域零售龍頭的價值再次得到重視。
誰的 大潤發 ?
自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于2016年10月13日提出“新零售”概念后,就迅速投資三江購物、啟動銀泰私有化。2月15日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將 大潤發 納入新零售戰局,對此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方面此前回應表示,“對于新零售,阿里巴巴毫無疑問在全力積極探索,這就是不爭的商業未來。對于市場傳言我們暫不評論,一旦有最新的消息,我們第一時間與大家溝通”。
2月16日,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2月16日明確表示,高鑫旗下的中國 大潤發 要“出嫁”,洽談對象有阿里巴巴、騰訊、蘇寧三家,“最后會跟三家之一合作”。
尹衍梁稱,阿里巴巴最早于2014年就開始和中國 大潤發 談合作,但因為先買了蘇寧19.9%股權,而延宕了跟潤泰洽談的進度。市場原先臆測此案的架構包括服務項目異業聯盟外,還有高鑫賣相當比例股權,以及雙方交叉持股等,對此尹衍梁表示:“這三種都有可能,甚至還有第四種:換股!”
尹衍梁認為 大潤發 的合作優勢在于,貨物以生鮮為主,倉儲和檢驗體系成熟,對往來的500多家供應商都進行嚴格的品管和輔導,積累了18年的經驗。即使不被收購, 大潤發 也已計劃仿照盒馬鮮生推出O2O新業態店“飛牛優鮮”,并將新零售作為2017年的核心戰略。
2月17日下午1時30分起高鑫零售停牌,停牌前每股報8.7港元,大漲6.49%。
2月17日晚間22時55分,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本公司董事及董事會注意到今日本公司股份之價格及成交量不尋常上升,董事知悉,媒體與尹衍梁(本公司主要股東潤泰集團的創始人)進行訪談后,《臺灣工商時報》登載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本集團與若干線上平臺營運商之潛在合作,該等營運商包括蘇寧、阿里巴巴及騰訊。
董事確認,彼等就策略方面認為尋找具備雄厚網上能力的合作伙伴為進一步開放本集團業務的最佳方式,本公司目前與若干第三方(包括蘇寧)就潛在合作所進行之討論仍屬于非常早期階段,而現階段就任何有關合作之框架或者條款并無展開實質性討論。
該等初步討論仍在進行中,但本公司無法保證將進行任何相關交易。該等第三方目前不包括文章中所報道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但現階段本公司無法排除與任何大型線上平臺展開合作的可能性。本公司將適時刊發進一步鞏固。
阿里的選擇?
馬云在去年的云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時如此表述,“現在說的‘電子商務’會成為傳統概念,未來會是線下、線上、物流結合的‘新零售’模式”。
根據阿里之前的新零售布局來看,銀泰和浙江三江購物分別屬于購物中心和超市業態,是傳統零售的兩大主力業態,兩個收購對象最明顯的特點是都有明顯的區域龍頭屬性。
銀泰商業是中國領先的百貨連鎖企業,運營29家百貨店及17個購物中心,主要位于中國一線及二線城市,銀泰在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的浙江省發展尤為強勁。而三江購物是浙江省最大連鎖超市之一,2011年登陸A股市場,目前有門店147家,分布在浙江省的寧波、舟山、杭州、金華、臺州、麗水、湖州、嘉興、紹興等30多個城市和地區。
另外,銀泰和三江購物都已經對電商有所探索,以三江購物為例,2015年8月三江購物開始入駐京東到家,總裁王露曾表示,京東到家每個月都能為三江購物帶來千萬級的銷售收入,并稱未來三江要做全渠道發展。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阿里巴巴和 大潤發 曾在去年底有過接觸,據知情人士稱,“這是 大潤發 主動尋求的,希望被阿里收購,但是綜合各種考慮,阿里并沒有看上”。 大潤發 是由臺灣潤泰集團投資創辦,2011年與歐尚公司共同組成高鑫零售公司,并于2011年7月在香港公開上市。
2013年6月投資創建B2C電子商務網站“飛牛網”,并于2014年1月16日正式上線。截至2016年6月30日,高鑫零售上半年實現營業額529.43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凈利潤14.61億元,同比下降3.4%;上半年同店銷售下降3.4%。
從電商探索來看, 大潤發 有著并不算成功的電商經歷。2014年, 大潤發 高調推出電商平臺飛牛網, 大潤發 兼飛牛網董事長黃明端表示,電商燒錢已成行業潛規則,集團資金已準備好,且上不封頂,希望飛牛網能夠成為B2C行業前三名。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飛牛網虧損1.59億元,2015年虧損約1.75億元,已連續兩年虧損共超過3億元人民幣。黃明端將飛牛網作為 大潤發 未來的增長引擎,并明確表示可以再虧損5-7年。
2016年上半年飛牛網再次將品類縮小,改為“生活必需品專業網站”,高鑫零售2016年一季度財報顯示,電商新增虧損拖累公司凈利約4.5%,管理層對電商給出的指導意見是2017年的凈虧損控制在6%以內。
有消息稱,去年上半年,飛牛網也試圖尋找外部融資,但最終無人接盤,由高鑫零售追加了10億元人民幣投資,用以維持飛牛網未來兩年的發展。
區域零售待價而沽?
“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實體零售的價值突然得到提升,一大背景是在線零售增速已經顯著放緩,有數據顯示,阿里的新增活躍用戶同比增長將至5%以內,去年四季度新增用戶僅有400萬,預計GMV增速已經跌至10%以內。
阿里和京東,都將眼光投向了傳統零售。一位水果零售人士透露,嘗試做生鮮電商時發現,銷售增長極快,每個月都會翻倍,但持續不了多久就會出現難以突破的瓶頸,算上拉新用戶還有增加用戶黏性各種手段的成本,最終線上的毛利僅有十幾個點,而門店在運營良好的情況下一般可以保持四十幾個點的毛利。
不僅電商將戰略發展重點投向線下零售,資本也在進入。北京最近開業的便利蜂便利店因為背后有莊辰超及其斑馬資本而備受關注。
但新零售并非簡單的線上線下融合,而是線上、線下、物流的融合,按照馬云的表述,物流的本質不是快,而是降庫存。從這個意義上講,范圍有限、成本明確的區域零售是新零售的最佳載體。
從已有的實踐看,沃爾瑪之前自建的O2O平臺“沃爾瑪”,僅上線了廣州、深圳等周邊地區,這也是總部位于深圳的沃爾瑪中國有明顯優勢積累的地區,而沃爾瑪和京東戰略合作后,入駐京東到家的門店依然來自于上述地區,而沒有在全國門店全部鋪開。
高鑫零售在全國共有421家大賣場,門店中有約9%位于一線城市,17%位于二線城市,45%位于三線城市,22%位于四線城市,7%位于五線城市。據北京商報記者觀察,2015年以來,以O2O概念主導的各種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業企業都已經收縮戰線,快速地跑馬圈地帶來難以平衡的成本,而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線城市的單個城市運營反而更容易接近盈利。
這也意味著,雖然在門店數量和覆蓋范圍上,高鑫零售有著其他零售商難以比擬的優勢,但新零售必然不可能全國一盤棋式的推進,根據地區消費差異、消費需求以及發展潛力,一二線城市將成為新零售的主要戰場,而高鑫零售超過74%的門店位于三四五線城市,這并非新零售最佳試驗地和推廣城市。
據最新消息,阿里巴巴將在2月20日舉行的新零售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的不是高鑫零售,而是位于上海的百聯集團,擁有世紀聯華、聯華超市、華聯超市、快客便利店等全國連鎖零售品牌和第一百貨、永安公司、東方商廈等上海本地零售老品牌的百聯集團是上海規模最大的線下零售商,雖然門店范圍超出上海,但大部分門店依然位于上海,是典型的區域零售龍頭,與阿里巴巴挑選新零售標的思路一致。
從全國范圍看,一二線城市的區域零售巨頭屈指可數,排除已經委身阿里巴巴和京東這兩大電商平臺的,剩下的零售商似乎也可以考慮身價問題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潤發“待嫁”電商搶奪零售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