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 集團3月29日晚間發布2016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53.66億元,盡管營收同比下降6.31%,但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25%。
實體零售回歸已經在不少企業的年報中有所體現。 中百 集團3月29日晚間發布2016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53.66億元,盡管營收同比下降6.31%,但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25%。
2016年大刀闊斧搞改革 關店116家
根據財報,2016年公司營收同比有所下滑,但在利潤上表現樂觀,2016年的 中百 集團實現利潤總額超6000萬元,同比增長20.9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646.6萬元,同比增長15.25%。
超市仍是 中百 集團主要業績貢獻業態,超市實現營業收入142.04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2.44%;百貨實現營業收入11.19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7.29%。從區域市場來看,主要的湖北省市場相對穩定,實現營業收入150.22億元,同比下降5.9%。重慶市場下降幅度較大,同比下降21.45%。但重慶市場的業績只占到公司總營收的2.24%,影響相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超市賣場紛紛掘金便利店業態時,區域龍頭 中百 也在緊跟這一趨勢,2016年, 中百 集團旗下 中百 超市公司成為羅森公司特許區域加盟商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50家,搶占武漢便利店市場。
此外,對于 中百 集團而言,2016年這一業績也經歷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公告顯示,2016年 中百 集團的 中百 倉儲超市新增門店2家,關閉門店63家(含重慶超市45家), 中百 便民超市新增門店72家,關閉53家。同時對公司旗下 中百 倉儲、 中百 便民超市、 中百 百貨、 中百 電器加大了滯銷商品的處理力度。
據業內人士分析,關店調整調整雖然對當期利潤造成一定影響,但為公司長遠發展減輕了歷史包袱。不少案例表明,那些敢于大膽關店,奉行穩健經營戰略的企業不僅各項財務指標增長更為健康,而且給股東的回報也更好。
在超市行業景氣度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從2012年之后, 中百 集團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2016年是 中百 集團轉型調整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的一年。
面對宏觀經濟下行、電商及同業競爭加劇、人工成本與租金成本攀升等諸多不利影響, 中百 集團堅定推進企業變革轉型調整,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中百 集團通過門店調整、業務資產梳理、減員增效、職業經理人引入等方式進行內生改革,同時積極推進外延布局,在業態創新,生鮮提檔升級,強化商品源頭直采,加強多方合作,資本運作等多方面深度調整,取得不錯的效果。
在倉儲大賣場方面,2016年成立全球商品直銷中心。 中百 全球商品直銷中心于2016年8月26日五家店同時開業。門店以店中店、店外店、獨立店等形式存在。商品依照“全球直供、正品正貨;價比網絡、會員專享”的核心模式,采購中間環節更少、流通成本更低、顧客實惠更多。2016年共開設25家 中百 全球商品直銷中心。
同時,2016年 中百 倉儲超市在永輝的幫助下積極改造升級,通過優化經營布局,導入生鮮營運新標準,全面提升生鮮競爭力和盈利能力。2016年完成100家門店的聲線調整,生鮮類別銷售同口徑增長29.18%,毛利增長30.55%。
此外,2016年推出 中百 倉儲食品超市。 中百 倉儲首家食品超市北湖店于2016年10月10日正式開業,門店精選萬種商品,以高品質的生鮮、食品、進口日化商品為主,食品占比達90%,生鮮占比45%,生鮮品種600多種,其中蔬果品種達150種以上。2016年共開設2家 中百 倉儲食品超市。
在超市方面,2016年2月2日 中百 集團與株式會社羅森公司成功簽署了合作協議, 中百 超市公司正式成為株式會社羅森公司特許區域加盟商。
中百 通過內建團隊,外學羅森商品配置、營銷方式、門店運營等標準模型,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50家,為高效搶占武漢便利店市場“制高點”奠定了基礎。
2016年超市公司通過將原標超店改造為鄰里生鮮綠標店,旨在通過生鮮的調整帶來客流量的增長。2016年共改造調整20家門店。計劃2017年完成30家鄰里生鮮綠標店的改造調整。
據了解, 中百 集團是以商業零售為主業的大型連鎖企業,主要市場在湖北省和重慶市,涉足的商業零售業態主要包括超市和百貨。截至去年底,公司連鎖網點達1026家,其中, 中百 倉儲184家(武漢市內71家、市外湖北省內79家、重慶市34家); 中百 便民超市812家(含 中百 羅森便利店50家、鄰里生鮮綠標店20家); 中百 百貨店11家; 中百 電器門店19家。
2017年計劃增店200家 中百 羅森便利店占75%
年報強調,2017年,是 中百 集團公司“質量管理年”,就是精耕細作之年,更是全面經營扭虧關鍵之年。 中百 集團在2017年網點發展目標:新增商業網點200家,其中倉儲公司發展大賣場10家,便民公司發展新店190家。
記者了解,2017年 中百 集團重點工作如下:
1、大力發展優勢業態。一是圍繞武漢居民集中的社區積極選點,加快發展社區倉儲食品超市,力爭全年發展新店10家,儲備倉儲超市新的網點項目10家。二是加快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強勢擴大網點規模,力爭全年發展新店150家,不斷增強 中百 羅森武漢市場主導地位。三是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開發理念,發展便民超市40家。四是全面總結“全球商品直銷中心”開店經驗,進一步提高開店成功率。
2、堅持業態調整升級。以優化生鮮經營標準為基礎,持續推進標桿店調整建設。
一是以強化供應鏈調整為主導,加大倉儲超市門店調整力度,不斷優化經營布局,提高銷售增長率,完成宜昌、竹葉山、漢川3家門店升級改造。
二是以 中百 超市現有門店為基礎,升級調整擴大生鮮經營面積,加快打造鄰里生鮮綠標店,提高門店整體銷售。三是對倉儲超市虧損門店進行重點幫扶,有計劃有步驟適度關店,提高連鎖超市網點整體創效能力。
3、持續推進供應鏈建設。
一是認真總結“買手制”推進經驗,設定買手直采業績目標,圍繞提升商品銷售、擴大商品銷售毛利額、提高商品毛利率等指標,進行獨立績效評估和直采 考核獎勵兌現,促進直采商品銷售占比有較大的提升和盈利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二是建立兩家超市公司聯采機制,加快推進兩家超市公司重點品牌與供應商統一談判,通過聯合采購增 強談判力度,取得更大的規模采購效益;加強溝通協調,全面推進便民超市公司共享倉儲公司生鮮采購有優勢的拳頭商品。
三是扎實推進商品“減品瘦身”,大力調整商品經營結構,其兩家超市公司要根據不同業態店型,確定門店商品經營品種數標準,組織工作專班強力推 進商品“減品瘦身”工作的落實,通過擴大適銷對路的暢銷商品,提升門店整體銷售和毛利額。要依托“減品瘦身”切實提高商品經營集中度,增強不同類別中主力商品經營談判籌碼,提升商品單品后臺毛利返利水平。
4、著力打造旗艦百貨店。堅持“一店一策”,賦予門店充分權力,促進單店各自突破。
一是打造江夏 中百 廣場、鐘祥 中百 廣場兩大旗艦主力百貨店,實現重點突圍,提升 中百 百貨市場形象與品牌價值。
二是建立總部精簡高效、門店經營靈活的百貨連鎖經營管理運行機制, 完善激勵機制,增強門店主導權,激活門店經營。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