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這幾年風風火火進入中國電商市場的海外商超百貨,真正能笑到最后的不多。emart的韓國同胞LOTTE在今年3月“灰溜溜”撤出天貓也是個前車之鑒。
據韓國媒體報道,經歷了長達24年的持續拓后,韓國新世界集團(Shinsegae Group)旗下大型折扣超市emart(易買得)開始精簡業務,近日表示將于今年年底全面退出中國。
emart指出,由于持續糟糕的業績,公司已決定關閉目前中國市場剩余的所有6家門店。
多年巨額虧損,易買得終走到盡頭
據悉,emart在中國市場已連續多年處于虧損狀態。早在2011年,emart中國市場的虧損便已超過1000億韓元(約合8800萬美元)。而在接下來的四年里(即2012-2016年),由于運營成本持續上漲,加之市場需求疲軟,其累計虧損達1500億韓元(約合1.33億美元),走到了“無法繼續生存”的地步。
根據公開資料,emart最早于1997年2月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易買得”超市,之后分別以江浙、天津、北京為中心,開設了更多店面,當時曾宣稱要在中國開出1000家門店。截止2010年,其中國門店總數達到27家。
然而,至此,易買得超市再也開不動了。
2011年,emart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遭遇“滑鐵盧”,一口氣關閉了12家門店。到2014年,其中國門店數量已減少至10家;2016年11月只剩下7家;今年3月宣布關閉上海老西門城區的門店后僅剩6家。如今,最后這6家也保不住了,今年年內即將陸續撤離。
目前,登錄易買得中國官網,可選擇的門店還有包括上海老西門店在內的7家,但整個網站已處于幾乎不維護的狀態。無論選擇哪個門店,頁面顯示都一樣,除了“海報商品”和“店促商品”兩個頻道僅剩下少許商品展示之外,“新商品”和“易買得特售”兩個頻道已完全空白。
此外,網站首頁焦點圖還展示著“20周年慶典”(4月19日至5月2日)的宣傳頁。因為今年正是易買得上海曲陽店開張20年。不過,這個時候顯得有些凄涼,20周年紀念日也變成了“劇終日”。
內外因素注定了這出悲???
回顧emart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歷程,內外因素似乎都注定了易買得超市的倒閉。
《韓國經濟日報》總結稱:易買得超市始終沒有成功做起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門店地理位置不佳,這歸因于它進入中國時間過晚。同時,與其他零售商相比,易買得的價格和商品都缺乏競爭力。這是其自身經營策略的失敗。
此外,中國的大賣場業態幾年前就已步入“下坡路”也是個不爭的事實。近年來,關店、轉型等調整一直是這個行業的主旋律,除了中國本土商超頻頻曝出關店消息之外,家樂福、沃爾瑪(75.18, -0.26, -0.34%)等外來巨頭也在不斷“瘦身”,而emart的韓國同胞樂天瑪特也在今年全面退出了中國。
某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從整個零售行業來看,市場是在增加的,具體到各個業態以及各個企業的情況則不盡相同。“那些精細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以及轉型升級速度快的企業將會更快走出困局,反之則看不到光明。”
顯然,這么多年來,emart似乎始終沒有找到自己在中國市場舉步維艱的癥結。又或者,它找到了癥結,卻已無力挽救。
不過,雖然在中國一再敗退,但近年來,emart在整個海外市場的拓展還是非常積極的。在此次宣布全面退出中國市場時,其官方提到,公司要將重心轉移到越南、蒙古等快速增長的市場。
而此前的媒體報道曾指出,今年1月emart已開始出口至菲律賓,3月開拓日本市場,4月進軍英國,此后公司還打算陸續進入泰國、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荷蘭等地。目標是到明年海外市場營收超過1000億韓元(約合8650萬美元)。
不難看出,在其他國家去尋找生路可能是emart彌補中國市場失敗的一個重要舉措。
換身皮囊留在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各種海外商超紛紛通過電商渠道入華的背景下,emart終究還是割舍不下中國市場這塊肥肉。雖然線下門店(易買得超市)即將全部關閉,但它的線上業務(除中國官網之外)卻還在繼續,只不過改成了跨境電商的方式。
據了解,2015年,在線下業務“大勢已去”的情況下,emart趕上跨境電商的風口,便選擇了以另一種方式進軍中國:2015年7月牽手網易(265.39, -0.30, -0.11%)考拉海購,2015年10月入駐了天貓國際開設“emart官方海外旗艦店”。
目前,其在天貓國際及網易考拉的業務都正常運行。打開天貓國際emart官方海外旗艦店,可以看到,其以“海外直供”(即海外直郵)和“保稅倉發貨”兩種跨境電商模式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商品,涵蓋個人洗護、食品飲料、護膚美妝、居家日用、廚具電器、母嬰用品等9大類別。而在網易考拉搜索“emart”則可以找到59個商品,均為網易考拉自營。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emart母公司新世界集團副總裁崔宇曾在2015年公開談道:“我們在中國線下市場過得艱難,但在中國線上市場的發展可能性卻越來越大。”
他指出,進入中國電商市場是emart調整全球資產組合的最新行動,并表示“韓國線下消費者+全球在線消費者”成為未來emart新的全球化布局戰略方向。
事實上,通過跨境電商方式留在中國市場后,emart的確嘗到了一些甜頭。
2015年雙11,剛入駐天貓的emart便以815.774萬元的總額排進天貓國際店鋪預售TOP20榜單,位列第13位。而且還借這次雙11推出了多個自有品牌。
在天貓國際,emart官方海外旗艦店作為“韓國館”的代表性商家獲得了大量曝光機會。打開其店鋪的商品頁面也不難發現其產品銷售較為火爆——最受歡迎的五款產品總銷售依次為12萬+、7萬+、6萬+、5萬+、3萬+,其他產品銷量也是同行中較高的。在網易考拉,不少emart的食品及日化用品也位于熱門產品之列。
此外,就在本月18日舉辦的天貓國際全球商家大會上,emart還進入了天貓國際官方公布的“億元美金俱樂部”(即銷售突破1億美金的商家群)名單,與Chemist Warehouse、Costco、Macy’s、松本清、Sainsbury’s、麥德龍等一同站到了第一陣營。
不過,縱觀這幾年風風火火進入中國電商市場的海外商超百貨,真正能笑到最后的不多。emart的韓國同胞LOTTE在今年3月“灰溜溜”撤出天貓也是個前車之鑒。
一位資深從業者曾向億邦動力網直言:“很少有海外商家能深刻理解阿里(115.5, 0.07, 0.06%)復雜的生態體系,也不懂中國電商的運營邏輯。大量企業涌來,平臺資源不夠分,最后必然抓大放小。很多海外商家來到天貓最后恐怕都是陪跑。”
顯然,換上跨境電商皮囊留在中國的emart還面對著眾多強敵,未來的發展道路也充滿不確定性,這一轉型最終能不能成還需靜觀其變。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又一家韓國超市全面退出中國 但它留了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