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牛便利店會不會成為進一步提升集團業績的關鍵一招?
作為擁有大賣場門店最多的零售公司,以 大潤發 為首的高鑫零售(06808.HK)幾乎嘗遍了零售所有可能的新模式,包括O2O模式、1小時極速達、無人便利店、美妝零售店等,最新的動作是加盟便利店。
8月8日,一家飛牛便利出現在了嘉興平湖,從網上流出的圖片來看,這家15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無異,售賣快消品、生鮮食品、便當、咖啡等,同時提供了可供用餐的休閑區, 大潤發 旗下網上超市飛牛網聯席CEO袁彬表示,該店實際上是一家加盟店,貨源全部來自于 大潤發 ,同時為其提供運營管理方面的支持,包括為其篩選適合當地需求的商品。
袁彬沒有透露飛牛便利店具體發展計劃,不過看起來,這個加盟便利店業務像 大潤發 B2B業務模式的一種延伸,該項業務自2014年開始被重點發展,基于線下 大潤發 實體門店和供應鏈優勢,借互聯網手段來給夫妻店、小規模連鎖店提供商品供應,此前, 大潤發 曾收購了校園跑腿業務校呵呵,間接通過商品輸出擴大B2B業務量。
在便利店形式上, 大潤發 并非初次涉入。在上海擁有300家左右的喜士多便利店也隸屬于高鑫零售旗下,在便利店林立的上海,喜士多的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2014年, 大潤發 發展飛牛網時曾與喜士多合作,在部分喜士多門店中設置飛牛網體驗館,同時為喜士多門店增加了“貨到店取”的功能,當年年底, 大潤發 直接用喜士多的品牌開設了一家“喜士多云超市”,希望將這種小型超市下沉至鄉鎮市場。不過,這項業務并未被發展起來,目前已經不被提及。
此次 大潤發 用加盟的形式推出新的便利店品牌,應該是希望借著便利店的風口來提升母公司高鑫零售的業績。高鑫零售旗下擁有 大潤發 以及歐尚,喜多便利店等多個連鎖商超品牌。
去年10月山東濰坊 大潤發 關店,“20年不關店”的記錄被打破之后, 大潤發 也不避諱繼續關店了。根據8月9日晚間 大潤發 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 大潤發 上半年分別關閉了位于上海和青島的2家門店,下半年還將關閉第三家門店。
與此同時,雖然高鑫零售上半年營業額540.8億元,同比增長2.1%。股東應占溢利17.57億元,同比增長22.7%。但是,高凈利潤很大程度來源于未消費完的預付卡的貢獻。除掉這筆“額外收入”,高鑫零售的經營凈利潤率應為4.6%,雖然在業內并不算低,但同店銷售下降,為負0.9%,比2016年同期的-0.3%相比持續下降。
大潤發 為代表的大賣場業績下滑的同時,便利店成了資本追捧對象。包括京東、阿里等互聯網公司也在“爭奪小賣部”,比如京東便利店也都是原店主加盟,實際上是想成為這些便利店的供貨商。 大潤發 要想借飛牛便利店拓寬B2B業務,面臨的對手不可謂不強。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潤發推加盟便利店 進一步拓展B2B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