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貨商城是YOHO!新力傳媒旗下的電商業務。說起有貨,不能不提及的是新力傳媒旗下的一本名叫《YOHO!潮流志》的雜志,作為一本針對“潮流”文化的雜志,它的主要競爭者有《MILK》、《1626潮流雙周刊》,YOHO!新力傳媒的網站YOHO.CN在國內的主要競爭者是Kidulty.com、1626.com。
數年下來,即使目前有貨商城已經成為公司的支柱業務,但其老板卻反復強調:“《潮流志》是公司的核心”。這完全不像是一個電商公司的聲音。這句話更多代表領導層對自身模式的認知。從這本線下刊物,新力傳媒找到了線上的需求,打造了YOHO.CN社區網站,繼而依托網站的穩定流量培養了有貨商城。
這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用戶群體架構。潮流志是作為文化引領者而存在,接觸面相當窄,起到宣傳、引流潮流文化的矛頭作用;YOHO.CN是一個社區網站,提供給熱愛潮流人群一個聚集的線上場所,同時也往雜志不斷貢獻讀者;有貨商城,面向了所有年輕人,給了所有喜愛潮流的用戶一個消費的平臺。
同時,雜志設置購物代碼,網站增添導購鏈接將流量從金子塔尖導向于有貨,形成一個健康的循環。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購物環境了,顧客往往都是雜志和社區宣揚的“潮流文化”的忠實信徒。“潮流”是一個偏小眾的圈子,熱愛潮流文化的年輕人想要接觸到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正因為信息渠道的窄接觸面,所以用戶粘性極強。就拿網站來說,通過首頁進入網站的用戶訪問深度可達8個頁面,潮流資訊頻道的訪問深度甚至達到了19個頁面。這樣穩定而又有消費力的流量自然就成了有貨商城的流量基礎。這是一個由文化維系的緊密購物環境,很多顧客在此產生一種模糊意識:在有貨購物 = 潮。
比如去年NIKE入駐有貨,很大原因就是NIKE和雜志合作多年,彼此有著深度了解。新力傳媒的用戶群全部都是NIKE的潛在消費者,而NIKE也需要通過新力傳媒的媒體及其維持“潮”的形象,因此雙方擁抱就不那么令人詫異了。同樣的理由, VANS、SEBAGO…他們才會一個個地走進有貨,馬太效應下,潮人們的忠誠度也越來越高。

用文化牽住顧客和品牌
年輕一代,新新人類,你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嗎?個性,獨一無二。來自于歐美街頭的文化,如嘻哈、滑板、死飛、涂鴉…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求,這些底層文化造就了“潮流圈”。這里的年輕人最愛的是Supreme、mastermind Japan、CLOT…即使是如今歐美時尚圈垂青起了街頭藝術家,LV們在這個圈子里也難有市場。這個圈子里的核心人群就是所謂的“潮人”,有貨表達的就是這樣的觀點:想成為“潮人”嗎?來這里吧!
說有貨在賣東西,不如說他們在賣文化,他們開動著傳媒機器大聲喊著“這就是潮流”,年輕人的錢自然就源源不斷地涌進來。而且這個圈子的封閉性也是獨一無二,因為這里大多數品牌你在別的地方都無法買到。
有貨的另一個賣點就是“原創潮牌”,大多數入駐有貨的品牌都非常小眾。有貨借助著傳媒機器的影響力,小眾品牌都極為愿意借助有貨平臺展示自己。更多的潮牌帶來了有貨在潮流圈的權威性,而權威性傳達給了顧客群,顧客群被順利卷入到利益循環之中。
在有貨平臺上,隨處也可見傳媒的影子,比如幾乎每天推出的 “潮流專題”,這是編輯推薦的導購方式,點擊率一般都不低于2萬,有貨硬是將媒體手上的讀者和網友資源轉化成了銷售額。
如果說有貨商城的商品都貼著潮流文化的光環,那么可以說有貨商城在運營方面差不多可以貼上“高價”的標簽。
有貨商城的客單價高達的300元之多,一件T恤就可以賣到接近300元,一雙鞋子的售價高到四位數還不打折。網站則實行滿399元不打折的運費政策,一年也只有兩次大型的促銷行動:年中換季促銷和年末換季促銷。
售價不俗主要和成本有關,國際潮流大牌的商品進貨價很高自然不說,即便是獨立潮牌設計師的商品價格也不低,因為這類商品產量較少,生產成本偏高。
另外,有貨的價格也跟潮流圈的文化特性相關。這個圈子里,最“潮”的往往也是最貴的,比如日本的Visvim這個品牌,價格只漲不跌,更別提降價了。一雙帆布鞋賣到4000元還在不斷漲價,但它卻受到潮人們的熱捧。所以一旦有貨頻繁降價促銷,反而會影響到品牌形象。高客單價雖然帶不來訂單上的數量優勢,卻無損有貨商城的銷售額和品牌形象。
高客單價和少促銷,正是因為YOHO!是在賣著獨特的潮流文化,消費者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追求個性”的成本。
潮人的口袋能有多深
靠著媒體業務積累的影響力,有貨商城爭取到了大品牌,吸引了獨立潮牌,在線商城的消費人群是由雜志和社區導入,商品由對潮流十分敏感的買手團隊操刀挑選,每一個環節看似嚴絲合縫——生態圈建立起來了,而且產生了不錯的效應:2011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
這個美好的生態圈并不是無懈可擊。首先,買手在有貨商城的商品選擇過程中話語權很大,但是買手不是商人,一般是憑借個人情感挑選商品。這種情況下,產生庫存積壓就存在著不定性,這種模式對買手有著極高的要求。
有貨并不是孤獨的,這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日本的潮流購物網站ZOZOTOWN同樣走潮牌的路,網羅了近1600家大大小小的潮牌,從2004年建立至今發展成為了日本最大的時尚購物社區,年銷售額超45億元人民幣。然而,ZOZOTOWN的成功基礎是高度發達的日本潮流工業,顯然中國還沒有這樣的環境。而ZOZOTOWN退出天貓,也能讓人看到這樣的瓶頸。潮流是小眾文化,市場容量有限。這個市場主要面向無限長尾品牌,有貨想成功,首先得依靠其傳媒力量的不斷耕耘中國貧瘠的潮流圈,拔高消費者對潮流的認知度,不斷吸納原創品牌,這個過程必定無比漫長。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看潮流電商“有貨”是如何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