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關于生鮮 電商 的新聞一直甚囂塵上,盡管有那么多倒下,但是資本市場的熱情貌似未曾離開。近來最受關注的莫過于順豐嘿客和社區001兩家,對于其商業模式很多人直呼看不懂。同為O2O出力的淘小菜項目負責人,我在這里厚顏從側面分析一下,他們的信心來自于哪里。
經過長時間與同行交流,自己總結了一些觀點:1)對O2O模式前景看好,圈地布局;2)整合優勢資源,提煉優質客戶;3)對最后一公里和平價生鮮的準備。
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于O2O這塊,這些年雖然燒了這么多錢進去無一成功,但這一塊仍然是無可爭議的未來模式。從服務升級的角度來看,也確實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速度、品質、售后都是傳統 電商 不可比擬的,嘿客和社區001之所以敢如此速度地砸錢鋪店,在很大程度上是堅信O2O一定會有大未來。對于經營項目和范圍,這個可以在一夜之間調整更換,但是落地開店卻不能一夜之間完成,并且做O2O也是一定要落地的。所以,在他們來看提前選址圈地,占領未來制高點很有必要。
對于嘿客來說,順豐在長期的快遞經營中,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在中國網購消費人群里,可能很少有人沒有用過或者被用過順豐的快遞服務了,這些都是很精準的客戶資料,并且用戶基數龐大。從嘿客設計的單頁不難發現,讓客戶價值變現,提煉優質客戶也是一件很有想象空間的事情,并且針對20%的優質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從而來殺入O2O市場,一舉兩得。
如果是從客戶資料價值提煉這塊來說,那社區001的做法就顯得有些不能理解,如果從現在開始累積,并且僅依靠幫超市送貨這一模式的話,就顯得比較不切實際了,并且,未來如何跟京東、一號店和天貓超市競爭也是個頭疼的問題。在這一點,想必也是很多人沒有看懂的地方。或者說僅僅為了資本運作炒概念到時賣個好價錢?
社區001自稱已經贏利,這一點本人持保守態度,理由有三:1,在我們的試點中確定,百貨消費并不算強需求,想在一個網點實現訂單的處理和配送起量的話,對社區規模要求是很高的,很難在單一社區即上量又有每天穩定訂單,復制門檻較高。2,以北京來算,配送人員成本盡管可以支持6-8塊的送貨費,但是隨著規模效應,后面的運維和客服成本肯定是不成正比的。3,百貨類商品的毛利率是相對較低的,與傳統渠道沒有實質性競爭優勢,并且與商家合作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再者,“兩頭送”的經營模式肯定是不健康的,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用戶。
最后一公里的想象空間無可質疑,線上帶著線下玩的未來互聯網世界讓人憧憬。對于這個繞不開躲不過的網購難題,讓很多做互聯網的人大感生命之“重”!也讓很多做物流的幸災樂禍。直到嘿客的出現,無疑給那些還沉浸在傳統行業蜜罐里的大佬們當頭一棍,互聯網來勢洶洶,喝喝茶打打牌就能做生意的時代結束,再不思變可能真的要無商可務了。在我接觸的這么多傳統行業里面,這一點在生鮮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
但是嘿客目前做這個短時間里不能盈利的動作是為什么呢?其實,我們用倒推的方法來看,嘿客可以選擇的行業也不多。1)這個項目必然要足夠接地氣,需求旺盛。2)這個項目必然要頻次高,廣為普通老百姓接受(客單價低),不然沒必要開實體店。3)這個項目很顯然不需要很大的場地,也談不上平效入場費什么的。4)在商業地產這么高漲的時機全國鋪店,顯然跟房地產、交通、金融沒有什么關系。綜上所述,對于老百姓來說,衣食住行用,“衣住行”就已經否定掉了。
可以得出嘿客是一家服務型公司,也就是在“食”和“用”兩個方面得有所做為,在現在看來,嘿客和社區001分別選擇了這兩個方面。從嘿客的很多主張不難發現,其對生鮮這個大蛋糕早已垂涎欲滴,而社區001最有可能走的是大數據時代的便民服務公司,做生鮮對他來講,入場雖晚,但也不排除切走一塊蛋糕的可能。
如果說阿里巴巴15年時間里,成就了無數中小企業,那么未來領銜O2O領域的帶頭大哥,可能要成就無數的個體戶和私營業者。這一點正在一步步被印證,事實證明,在O2O的很多環節,靠一個大公司的管理和制度化,在成本上是得不償失的,也是行不通的。互聯網的開放分享精神固然人人叫好,但是項目想要落地,就必須入鄉隨俗,要剔除互聯網思維的高大上,虛心地順應市場而為,不要想靠一種方法或者模式就來搞顛覆。這也是很多資本方所不能理解的地方,有時候很多不被關注到的隱性成本,往往才是一個模式不成功的關鍵所在。老老實實做服務,做O2O生態閉環才是大成所在。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揭秘順豐嘿客與社區001看好電商的信心來自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