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連鎖超市的代表企業之一, 人人樂 正經歷一個最難熬的“冬天”。1月29日, 人人樂 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2014年盈利預測值大幅修正,預計全年虧損5.5億至6億元。而 人人樂 的糟糕情況還遠不止于此, 人人樂 還發布公告稱其分支機構財務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侵占公司財產,損失金額約為3500萬元。
一邊是業績虧損,一邊是管理失控, 人人樂 的一系列的發展趨勢比預想的更差。
《中國經營報》在2014年9月1日就曾報道過,《上半年接連關店 或將難逃賣掉命運》。而對于業績大幅虧損原因, 人人樂 董秘石勇回復記者稱,主要由于公司第四季度銷售業績未達到預期,2014年公司關閉18家門店,關店損失超出預期。
事實上,眼下門店的關停對于零售企業而言早已不是新鮮事。而近年來 人人樂 卻一直負面消息不斷,頻現高管離職、家族集權化等問題。在零售行業日趨微利的今天, 人人樂 的命運堪憂。
關店為瘋狂擴張買單
業績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 人人樂 實在“樂”不起來。自2010年上市以來, 人人樂 的盈利水平就在逐年下降:2010年凈利為2.37億元,2011年為1.69億元,2012年則虧損8961萬元,2013年雖扭虧為盈,但凈利也只有2367萬元。而到了2014年,虧損達到慘不忍睹的6億元。
盡管處于零售業增長大幅放緩的大環境下,但 人人樂 巨額虧損放眼整個零售行業也是個天文數字。對于公司2014年巨虧, 人人樂 總裁蔡慧直言,去年公司集中關閉了部分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門店導致的。2014年 人人樂 關閉了18家連續虧損且預期扭虧無望的門店,關店損失超出預期,預計損失1.8億元。僅在2014年第四季度, 人人樂 就關閉了9家虧損門店。
據聯商網統計,2014年全國主要零售企業共計關閉門店超過200家,同比增長474%,創歷年之最。眼下大賣場已經進入衰退期,租金成倍地上漲,這也逼得零售企業關店成為家常便飯。對于 人人樂 而言,一些長期虧損的門店無奈只能選擇關閉。
“公司的擴張或關店也是和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息息相關的。”石勇告訴記者,2014年度,面對劇烈的行業競爭與電商的雙面夾擊,傳統零售行業步入低速發展時期,大多進行了網絡電商渠道建設等轉型和變革,但變革短期內尚未帶來顯著的銷售增長,轉型期選擇關店止損在所難免。
不得不說, 人人樂 一直處于迷茫中。資深零售專家丁利國表示, 人人樂 業績下滑與其擴張戰略有關,走全國擴張戰略的 人人樂 與自身的能力并不匹配。
此前,大本營處于廣東地區的 人人樂 由于感到當地競爭異常激烈,在當地不僅有華潤萬家,連外資零售巨頭沃爾瑪也一直虎踞龍盤在其腹地,上市后 人人樂 也加速了全國擴張步伐。但跨區域經營也意味著成本提升,在消費環境好的時候遺留的問題當然不會爆發,而如今大環境不好,現在是 人人樂 為盲目擴張還債的時候了。
顯然, 人人樂 高速增長時期所掩蓋的缺陷和不足如今正逐步顯現,關店也意味著“不堪重負”。隨著近些年電商的沖擊、消費模式的改變, 人人樂 已經逐漸變為市場的淘汰者。
其實,零售市場的不景氣從上市公司的股價就能窺出一二。大潤發、步步高的股價也一直處于下跌之中。此前經營不錯的零售企業都出現盈利狀況堪憂的問題,更何況 人人樂 這種此前做得并不理想的。
內部管理漏洞百出
記者了解到, 人人樂 在2014年還出現多項訴訟,2014年度公司對因商場租賃合同、其他經濟合同糾紛等產生的訴訟案件,根據訴訟案件的進展情況及律師的專業判斷,累計確認訴訟案件預計損失約為6565萬元。聯系到 人人樂 的財務內鬼事件,如此看來, 人人樂 的內部問題早已一籮筐。
“眼下本土零售企業遭遇到的種種麻煩在 人人樂 身上都集中體現出來了。”零售專家劉暉告訴記者, 人人樂 原本就是個很“虛”的零售企業,內部管理團隊不穩定導致 人人樂 內部極為松散。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 人人樂 離職的高管中包括公司原副總裁李彥峰,公司連鎖超市事業部原副總裁李寬森等。同時,公司原審計部總監王劍、人力資源部原總監蘇麗明、監察中心原總監吳永等多人也離職。對此,石勇表示,前期離職的幾名高管均是由于個人原因,具體什么原因不作評判。
在丁利國看來, 人人樂 所有問題的根源在于 人人樂 作為家族式企業內部斗爭頻繁。可想而知,一個企業一直處于內部斗爭的狀態是不可能做好的。而擴張過快也導致其內部動蕩不安, 人人樂 已經很難支撐了。
一直以來,市場上都有消息傳出 人人樂 都傳出有并購的消息,或許也并非空穴來風。被收購的消息不斷,另一個層面而言也加大了其高管層的不穩定。實際上,企業發展壯大后由于家族成員控制嚴密,真正有能力的人擔心權力受到家族企業的壓制也就不愿到家族企業中就職,所以近年來 人人樂 也很難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加盟。
如今家族企業讓 人人樂 背負了沉重的包袱,管理層變動屬于家常便飯。此前 人人樂 董事長何金明曾明確表示 人人樂 有意去家族化,未來將適時推出股權激勵方案,來保證公司業績的增長和團隊的穩定。但頻爆 人人樂 財務管理問題,表明 人人樂 的內部管理仍漏洞百出。
資金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虧損如此巨大, 人人樂 迫于資金壓力,2015年要規模開店幾乎不可能。”丁利國表示,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不斷地削減和控制成本,這也會加速造成管理層的動蕩,管理層動蕩,銷售額也跟著下滑。
去年中旬,甚至還爆出 人人樂 的供應商對其施壓的消息。其實,一旦 人人樂 與供應商的關系變壞,將直接導致賣場利潤下降,經營或更加困難,等待 人人樂 的只是走入惡性循環的死胡同。
2014年6月至今, 人人樂 就有兩位財務總監相繼辭職。當企業經營出現問題,無法給供應商交待時,所有問題都集中到財務這塊了,財務總監也只能當替罪羊了。
“2015年中小零售企業猝死的可能性極大,如果零售商與供應商發生矛盾,將引發連鎖反應。”丁利國表示。不過, 人人樂 也在尋求變革。去年以來,社區商業被認為是零售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人人樂 也跟風而動
。
據石勇介紹,為了應對外部市場的變化, 人人樂 正積極謀求業態變革與轉型,如將大量的商品聯營模式改為自營、增強生鮮商品經營能力、大力發展社區超市業態、打造線上線下相匹配的有自己獨特模式的O2O業務。
“國內零售企業尋找社區超市和電商的道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大賣場面臨的是商品同質化的難題,大賣場行業如果沒有商品和供應鏈的變革不會有前途。”丁利國表示。
其實,任何的變革都是從投資開始的,如今大賣場的人工、租金等成本在不斷上漲, 人人樂 苦于資金壓力不會有太大變革可能。迫于資金缺乏,轉型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目前 人人樂 只有一條出路就是被收購。“其實,當年 人人樂 上市就不容易,現在 人人樂 也只差最后這一步了。”劉暉坦言。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人人樂業績巨虧 關店為瘋狂擴張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