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電商巨頭 亞馬遜 終于在中國市場找準了方向。參與十年的本土電商競爭, 亞馬遜 在中國重新明確了定位,避開本土巨頭之爭,轉向自身最具優勢的國際戰略海外購業務。 亞馬遜 中國總裁葛道遠(Doug Gurr)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做最大的電商平臺并非是 亞馬遜 所期待的目標, 亞馬遜 在中國就是要成為消費者購買國際選品的首選平臺。”
定位海外購
去年7月,新任總裁葛道遠的到來讓曾經在國內不溫不火的 亞馬遜 中國迎來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去年8月,徘徊十年之久的 亞馬遜 在中國終于重磅出擊,合作上海自貿區,明確國際品牌戰略,于“雙11”上線海外購。自此各類跨境電商蜂擁而至,紛紛走上了出海遠航的道路,如阿里上線天貓國際,合作多國政府開設國家館;京東、聚美優品等也喊出海外建倉、購全球口號。
對于國內市場,葛道遠認為,中國電商正將國內市場變成全球化與國際化市場。的確,阿里已通過聯合國內外零售巨頭蘇寧、梅西百貨以整合供應商資源布局全球市場。在葛道遠看來,在 亞馬遜 有一個座右銘——關注競爭對手的動態,但是要專注于自己的客戶。他表示:“目前我們看到客戶要求我們的,也是我們目前業務的重點所在,那就是跨境電商。”
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已成為全球貿易發展格局的大勢所趨。葛道遠表示,國際品牌戰略已經在 亞馬遜 的整體業務體系中占到了越來越大的分量, 亞馬遜 中國看準時機并準確把握這一趨勢,可以充分借助自身獨有優勢釋放出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
發揮國際優勢
從過去硬碰硬的正面競爭到如今避開國內電商鋒芒, 亞馬遜 在中國的跨境戰略主打海外購。葛道遠坦言, “ 亞馬遜 在全球做生意,比如說美國、歐洲、日本市場,我們都是屬于該國市場最大的電商平臺,但是在中國 亞馬遜 確實不是最大的電商平臺”,“在中國做最大的電商平臺不是我們所期待的目標,我們認為在中國也不需要這樣, 亞馬遜 在中國的目標就是打造最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國際選品的首選平臺。”
但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上,各大跨境電商都以海外正品、超快物流相互較勁。葛道遠認為,相比競爭對手, 亞馬遜 在中國的跨境戰略已從1.0時代跨入2.0時代,這意味著 亞馬遜 中國將提供比同行更快的物流、更便捷的購物體驗與更豐富的海外站點選品。如最新上線的 亞馬遜 “海外購·閃購”,所有選品全部由 亞馬遜 從品牌方或海外授權經銷商處直接采購,除確保產品來源以及品質外,物流速度最快1日,平均3日送達。在用戶體驗上實現全面本地化,包括各種方便的本地化支付方式、本地客戶服務以及本地退貨政策。
除了較為完善的物流網絡,葛道遠表示, 亞馬遜 全球海量供應商資源是中國本土電商所無法比擬的。通過 亞馬遜 平臺,海外供應商只需確定自己是否愿意進入中國市場,如果愿意, 亞馬遜 中國負責供應鏈包括產品翻譯、物流清關、營銷推廣等全部程序,這讓供應商進入中國的成本為零。同樣對于中國賣家, 亞馬遜 平臺可提供全球市場,如 亞馬遜 把歐洲多國市場整合為一個統一市場,即中國賣家在歐洲各國做跨境貿易的話,中間是沒有摩擦的。
期待跨境規范
然而,對于 亞馬遜 中國而言,在跨境電商剛剛崛起的中國市場實現海外購戰略并非易事。葛道遠表示,跨境電商本身非常復雜,它涉及到物流運輸、語言的問題及稅務、關稅、海關等,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中國已經陸續成立了多個自貿區,這實現了中國政府所做出的承諾,希望能夠幫助中國賣家跨越其他國家跨境電商中存在的壁壘。
“跨境電商在許多國家都會遇到貿易壁壘,希望各國政府間可以進行商談,做出相關標準與規范,如跨境電商應該繳納的關稅、清關的程序等,這有助于掃除跨境電商的壁壘”,葛道遠表示。如中國企業去歐洲銷售商品,必須遵循很多歐洲當地的法規,以及相關在海關登記備案的合作要求。其中德國的監管方需要中國企業提供相關信用卡號以及兩張具有德國本國地址的繳納電費的收據等信息,這些都給中國賣家造成諸多阻礙。而 亞馬遜 中國旨在擔任一個橋梁的角色,幫助中國企業在外國完成備案的各類手續,助力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葛道遠認為,“政策上的規范可以讓跨境電商更好地回歸商業本質,豐富的選品、可信賴的品質、透明的價格、便捷的跨國物流體驗,這些才是跨境電商最終角逐的戰場。在未來,跨境電商和全球化都可以鏈接全球消費需求,一方面我們幫助中國消費者去買到他們希望從全世界買到的東西,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促進中國企業的出口”。葛道遠表示,“我很高興地看到, 亞馬遜 中國的實踐也為 亞馬遜 全球其他站點探索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極佳范本。”
定位海外購
去年7月,新任總裁葛道遠的到來讓曾經在國內不溫不火的 亞馬遜 中國迎來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去年8月,徘徊十年之久的 亞馬遜 在中國終于重磅出擊,合作上海自貿區,明確國際品牌戰略,于“雙11”上線海外購。自此各類跨境電商蜂擁而至,紛紛走上了出海遠航的道路,如阿里上線天貓國際,合作多國政府開設國家館;京東、聚美優品等也喊出海外建倉、購全球口號。
對于國內市場,葛道遠認為,中國電商正將國內市場變成全球化與國際化市場。的確,阿里已通過聯合國內外零售巨頭蘇寧、梅西百貨以整合供應商資源布局全球市場。在葛道遠看來,在 亞馬遜 有一個座右銘——關注競爭對手的動態,但是要專注于自己的客戶。他表示:“目前我們看到客戶要求我們的,也是我們目前業務的重點所在,那就是跨境電商。”
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已成為全球貿易發展格局的大勢所趨。葛道遠表示,國際品牌戰略已經在 亞馬遜 的整體業務體系中占到了越來越大的分量, 亞馬遜 中國看準時機并準確把握這一趨勢,可以充分借助自身獨有優勢釋放出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
發揮國際優勢
從過去硬碰硬的正面競爭到如今避開國內電商鋒芒, 亞馬遜 在中國的跨境戰略主打海外購。葛道遠坦言, “ 亞馬遜 在全球做生意,比如說美國、歐洲、日本市場,我們都是屬于該國市場最大的電商平臺,但是在中國 亞馬遜 確實不是最大的電商平臺”,“在中國做最大的電商平臺不是我們所期待的目標,我們認為在中國也不需要這樣, 亞馬遜 在中國的目標就是打造最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國際選品的首選平臺。”
但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上,各大跨境電商都以海外正品、超快物流相互較勁。葛道遠認為,相比競爭對手, 亞馬遜 在中國的跨境戰略已從1.0時代跨入2.0時代,這意味著 亞馬遜 中國將提供比同行更快的物流、更便捷的購物體驗與更豐富的海外站點選品。如最新上線的 亞馬遜 “海外購·閃購”,所有選品全部由 亞馬遜 從品牌方或海外授權經銷商處直接采購,除確保產品來源以及品質外,物流速度最快1日,平均3日送達。在用戶體驗上實現全面本地化,包括各種方便的本地化支付方式、本地客戶服務以及本地退貨政策。
除了較為完善的物流網絡,葛道遠表示, 亞馬遜 全球海量供應商資源是中國本土電商所無法比擬的。通過 亞馬遜 平臺,海外供應商只需確定自己是否愿意進入中國市場,如果愿意, 亞馬遜 中國負責供應鏈包括產品翻譯、物流清關、營銷推廣等全部程序,這讓供應商進入中國的成本為零。同樣對于中國賣家, 亞馬遜 平臺可提供全球市場,如 亞馬遜 把歐洲多國市場整合為一個統一市場,即中國賣家在歐洲各國做跨境貿易的話,中間是沒有摩擦的。
期待跨境規范
然而,對于 亞馬遜 中國而言,在跨境電商剛剛崛起的中國市場實現海外購戰略并非易事。葛道遠表示,跨境電商本身非常復雜,它涉及到物流運輸、語言的問題及稅務、關稅、海關等,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中國已經陸續成立了多個自貿區,這實現了中國政府所做出的承諾,希望能夠幫助中國賣家跨越其他國家跨境電商中存在的壁壘。
“跨境電商在許多國家都會遇到貿易壁壘,希望各國政府間可以進行商談,做出相關標準與規范,如跨境電商應該繳納的關稅、清關的程序等,這有助于掃除跨境電商的壁壘”,葛道遠表示。如中國企業去歐洲銷售商品,必須遵循很多歐洲當地的法規,以及相關在海關登記備案的合作要求。其中德國的監管方需要中國企業提供相關信用卡號以及兩張具有德國本國地址的繳納電費的收據等信息,這些都給中國賣家造成諸多阻礙。而 亞馬遜 中國旨在擔任一個橋梁的角色,幫助中國企業在外國完成備案的各類手續,助力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葛道遠認為,“政策上的規范可以讓跨境電商更好地回歸商業本質,豐富的選品、可信賴的品質、透明的價格、便捷的跨國物流體驗,這些才是跨境電商最終角逐的戰場。在未來,跨境電商和全球化都可以鏈接全球消費需求,一方面我們幫助中國消費者去買到他們希望從全世界買到的東西,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促進中國企業的出口”。葛道遠表示,“我很高興地看到, 亞馬遜 中國的實踐也為 亞馬遜 全球其他站點探索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極佳范本。”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亞馬遜中國市場找準方向 定位海外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