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紅星 商業副董事長張華容介紹, 紅星 商業未來的核心產品是以“ 紅星 國際廣場”命名的城市綜合體和以“愛琴海”、“晶海”、“星銀海”命名的購物中心,“我們目前已經在北京、天津、重慶、上海、福建、昆明等全國21個城市進行了27個綜合體項目的開發,未來3-5年將會有近50個城市綜合體項目跟大家來見面”。
對于城市綜合體項目, 紅星 地產總裁諶俊宇向網易財經表示, 紅星 美凱龍城市綜合體項目“涵蓋了購物中心、 紅星 太平洋影城、國際高爾夫會所、婚慶大世界、星級酒店、精品百貨等業態,讓單一的購物行為變成集娛樂、餐飲、商務、家庭休閑為一體的購物體驗”。
縱觀 紅星 商業的城市綜合體項目,不難發現除添加了 紅星 美凱龍“起家”的家居賣場外,城市綜合體其余配套項目基本是復制了萬達廣場的“萬達模式”。如萬達廣場一般會有配套的萬達影城,而 紅星 商業方面也在不久前與四川省電影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打造”自有影院品牌 紅星 太平洋影城。
對此, 紅星 地產總裁諶俊宇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 紅星 商業的模式基本和萬達模式基本一樣”。
此外,網易財經還發現,在 紅星 商業“亮相”的管理團隊中,包括 紅星 商業副董事長張華容、總經理賈濤在內的7位高管此前曾在萬達集團內部任職,幾乎占 紅星 商業管理團隊一半以上。
對于 紅星 美凱龍做商業地產,北京市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向網易財經表示,現在判斷其能否成功還為時尚早,“作為從來沒有運營過城市綜合體和購物中心的 紅星 商業來說,其商業地產的定位、功能、主力店、建筑形態、營銷模式都是決定其未來是否能成功的關鍵。
據網易財經了解,目前中國的城市綜合體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全國工商聯商業不動產專業委員會主任朱凌波就曾指出,“開發商在開發城市綜合體的時候追求高速發展,同質化、甚至惡性競爭非常嚴重。千店一面,千城一面是目前城市綜合體發展弊病”。
有調查顯示,2011年至2015年,全國20個重點城市新增城市綜合體總量將超過1.6億平方米。僅蘇州一地,正在規劃、建設和已經完工的綜合體就達25個。杭州也號稱要打造大大小小的城市綜合體上百個。上海在2011年至2013年,將新增50多個城市綜合體項目。成都,在建和立項的城市綜合體達到88個。有的縣級市也有10多個綜合體。
此外,目前大部分中國的商業地產均存在虧損現象。蘭德咨詢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上市房企的商業地產持有性物業租金收入,一般占其年度營業總收入的3%~5%,而經營利潤則大都為負,特別是開業不久、正處于培育期的商業地產,八成以上虧損。
而對于 紅星 商業未來“8年內在60個城市建成100個購物中心”的計劃,賴陽表示,戰略與現實是不可對等的,“能完成三分之一就相當不錯了,我估計最后的完成目標在一成左右”。
快消品貨源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紅星商業復制“萬達模式”欲建100個城市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