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宣武門地鐵東南口出來,往南大約幾百米,坐落著兩棟氣勢雄偉的香檳色大樓。這個二十年前曾被京城老百姓視為洋氣高端的 百貨 商場,如今已光環不再,多家化妝品和服飾品牌紛紛撤柜,莊勝崇光 百貨 淪為了清倉甩賣的大賣場。去年,百盛、華堂門店瘦身調整,為北京傳統 百貨 業的經營敲響了警鐘。而新年伊始,瑪莎 百貨 、莊勝崇光再傳閉店消息,顯示 百貨 業寒潮遠未結束,突圍之路注定漫長而艱辛。
大品牌紛紛撤柜
“這是純羊毛的,以前在專柜賣好幾千呢,現在特賣只要299,過了這村兒可沒這店啊!”昨天中午,在莊勝崇光 百貨 的一層大廳,一位銷售員向來這遛彎兒的劉大爺兜售特賣車上的羊毛衫。
放眼望去,昔日光鮮亮麗,大牌云集的一層大廳,已被一排排貼滿紅色特賣小旗的貨架占滿,有色調古板的男士夾克衫、款式老舊的睡衣家居服,還有叫不上名字的裙裝和童裝。而蘭蔻、迪奧、茱莉蔻、希思黎、SK-II等知名化妝品專柜,早已不見蹤影。
“以前逢年過節,這人能里三層外三層把柜臺圍得水泄不通。誰知道現在竟淪為這般光景。”剛剛去樓上幾層逛了一圈的劉大爺邊擺手邊說,“上面近一半的商鋪都空了,不用轉了。”
在附近上班的小楊中午跟同事來商場里的星巴克買咖啡,面對眼前的蕭條景象也頗有感慨。“前幾年,莊勝 百貨 預付卡使用最興盛的時候,黃牛黨扎堆守在大門口,不愁沒生意。現在,一個黃牛都不見。”
多位消費者反映,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收到了莊勝 百貨 里品牌店即將撤店的通知短信。不僅如此,商場里部分收銀臺也已關閉。記者還看到了貼出的預付卡停用通知,“因與預付卡合約終止,我商場自2016年12月1日開始不再受理以下預付卡”,所列卡種包括奧斯卡、中欣卡、福卡、連心卡和商通卡等。
此外,店內二層至五層的扶梯都已停運。電梯口放置著一塊紅色提示牌,上面寫著“扶梯維護保養,上下行請走中央觀光梯”,原本就人氣不佳的商場愈顯冷清。
轉型失敗或改寫字樓
“我也不知道到底會有什么變化,只知道商場說要轉型。只要公司沒通知第二天不用上班了,我就還會在這兒干。”商場里一位服裝銷售員說。不過,眼看著這層近三分之一的品牌專柜已撤空,她心里也有些發慌。
位于一層的百麗、康莉等女鞋專柜全是光禿禿的鞋架,賣首飾的謝瑞麟、化妝品貝玲妃等品牌也都撤得只剩下了空殼子。與此同時,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商品,則借用這些鋪位最后的燈光進行售賣。
除了 百貨 區,商場內必勝客、一茶一坐、禾綠回轉壽司等餐飲仍正常營業。“我們只是聽說要轉型,有的說商場照開,就是店鋪有調整,有的說這樓上樓下都要轉型做寫字樓。但我們餐飲店不關門,不管怎么轉型都需要吃飯的地兒。”一位餐飲店工作人員說。
記者了解到,2006年,風頭正健的莊勝崇光增添新館,營業面積創下單體店之最。2013年5月,崇光 百貨 啟動新館調整計劃,嘗試壓縮傳統零售區域,意在將新館打造成購物中心模式。但這樣的嘗試并未奏效,產權分散的制約因素讓新館調整節奏遲緩,商城人氣也一天不如一天。到去年,莊勝崇光曝出拖欠巨額貨款的糾紛,Boss、Cartier、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也相繼撤出。
百貨 業關店潮還將持續
迷失的莊勝崇光,下一站去哪兒?
“對于處于黃金地段的莊勝崇光來說,一部分轉為寫字樓,一部分轉型為綜合購物中心,增加更多餐飲、休閑、娛樂、教育等體驗類項目,無疑將會吸引更多客流。”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分析。
不過,莊勝崇光轉型調整的教訓說明, 百貨 店變身綜合購物中心并非易事, 百貨 業關店潮還將持續。“截至去年底,國內 百貨 店共關店194家。”洪濤告訴記者,這是消費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6—2017)》,未來5年內,中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3將被淘汰,1/3將轉型為批零兼有的體驗式購物中心,還有1/3將成功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對接。
日前,阿里巴巴與百聯集團宣布啟動戰略合作,發力“新零售”;京東也悄然在線下布局“京選空間”實體店引導消費者“回流”。業界分析,當 百貨 商場不再是千店一面的舊模樣,拓展個性化的綜合體驗店,才能吸引消費者回流。
大品牌紛紛撤柜
“這是純羊毛的,以前在專柜賣好幾千呢,現在特賣只要299,過了這村兒可沒這店啊!”昨天中午,在莊勝崇光 百貨 的一層大廳,一位銷售員向來這遛彎兒的劉大爺兜售特賣車上的羊毛衫。
放眼望去,昔日光鮮亮麗,大牌云集的一層大廳,已被一排排貼滿紅色特賣小旗的貨架占滿,有色調古板的男士夾克衫、款式老舊的睡衣家居服,還有叫不上名字的裙裝和童裝。而蘭蔻、迪奧、茱莉蔻、希思黎、SK-II等知名化妝品專柜,早已不見蹤影。
“以前逢年過節,這人能里三層外三層把柜臺圍得水泄不通。誰知道現在竟淪為這般光景。”剛剛去樓上幾層逛了一圈的劉大爺邊擺手邊說,“上面近一半的商鋪都空了,不用轉了。”
在附近上班的小楊中午跟同事來商場里的星巴克買咖啡,面對眼前的蕭條景象也頗有感慨。“前幾年,莊勝 百貨 預付卡使用最興盛的時候,黃牛黨扎堆守在大門口,不愁沒生意。現在,一個黃牛都不見。”
多位消費者反映,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收到了莊勝 百貨 里品牌店即將撤店的通知短信。不僅如此,商場里部分收銀臺也已關閉。記者還看到了貼出的預付卡停用通知,“因與預付卡合約終止,我商場自2016年12月1日開始不再受理以下預付卡”,所列卡種包括奧斯卡、中欣卡、福卡、連心卡和商通卡等。
此外,店內二層至五層的扶梯都已停運。電梯口放置著一塊紅色提示牌,上面寫著“扶梯維護保養,上下行請走中央觀光梯”,原本就人氣不佳的商場愈顯冷清。
轉型失敗或改寫字樓
“我也不知道到底會有什么變化,只知道商場說要轉型。只要公司沒通知第二天不用上班了,我就還會在這兒干。”商場里一位服裝銷售員說。不過,眼看著這層近三分之一的品牌專柜已撤空,她心里也有些發慌。
位于一層的百麗、康莉等女鞋專柜全是光禿禿的鞋架,賣首飾的謝瑞麟、化妝品貝玲妃等品牌也都撤得只剩下了空殼子。與此同時,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商品,則借用這些鋪位最后的燈光進行售賣。
除了 百貨 區,商場內必勝客、一茶一坐、禾綠回轉壽司等餐飲仍正常營業。“我們只是聽說要轉型,有的說商場照開,就是店鋪有調整,有的說這樓上樓下都要轉型做寫字樓。但我們餐飲店不關門,不管怎么轉型都需要吃飯的地兒。”一位餐飲店工作人員說。
記者了解到,2006年,風頭正健的莊勝崇光增添新館,營業面積創下單體店之最。2013年5月,崇光 百貨 啟動新館調整計劃,嘗試壓縮傳統零售區域,意在將新館打造成購物中心模式。但這樣的嘗試并未奏效,產權分散的制約因素讓新館調整節奏遲緩,商城人氣也一天不如一天。到去年,莊勝崇光曝出拖欠巨額貨款的糾紛,Boss、Cartier、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也相繼撤出。
百貨 業關店潮還將持續
迷失的莊勝崇光,下一站去哪兒?
“對于處于黃金地段的莊勝崇光來說,一部分轉為寫字樓,一部分轉型為綜合購物中心,增加更多餐飲、休閑、娛樂、教育等體驗類項目,無疑將會吸引更多客流。”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分析。
不過,莊勝崇光轉型調整的教訓說明, 百貨 店變身綜合購物中心并非易事, 百貨 業關店潮還將持續。“截至去年底,國內 百貨 店共關店194家。”洪濤告訴記者,這是消費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6—2017)》,未來5年內,中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3將被淘汰,1/3將轉型為批零兼有的體驗式購物中心,還有1/3將成功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對接。
日前,阿里巴巴與百聯集團宣布啟動戰略合作,發力“新零售”;京東也悄然在線下布局“京選空間”實體店引導消費者“回流”。業界分析,當 百貨 商場不再是千店一面的舊模樣,拓展個性化的綜合體驗店,才能吸引消費者回流。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品牌撤柜 莊勝崇光百貨淪為清倉甩賣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