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連鎖大賣場與華潤萬家等本土賣場競爭日益激烈,賣場之間紛紛打出“親民”牌,希望通過優質的服務來提升核心競爭力,如推出3天無條件退貨服務,免費大宗送貨服務,假一賠十保證等服務。
隨著“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開展,國家食品安全法提出“一賠十”法律保證逐步深入人心,全社會掀起了“投訴熱”,有些顧客片面理解“一賠十”觀點,打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旗號,到超市索要黑心賠款,而商超為了息事寧人,維護賣場零客戶投訴形象,一般會盡量滿足顧客的不合理索賠要求。讓商超慣壞的不合理索賠服務一旦形成潮流,便一發不可收拾,給商家造成巨額損失。如何更有效地應對顧客惡性投訴,避免公司造成后臺毛利損失,成為商家的一塊心病。
客戶投訴分類
客戶投訴一般分為良性投訴、頑固投訴、專業投訴三大類。
良性投訴一般是正常消費者在商超購買商品確實遇到產品殘次或其它影響正常使用的因素引起的投訴,良性投訴一般好處理,只有商家態度中肯,處理方法得當,賠付金額一般不會太大,賠付力度一般在一賠二為主,具體賠付尺度彈性較大,因人而異。
頑固投訴一般是性格比較頑固、愛占便宜心理,有一定維權意識的消費人群購買商品比較挑剔,稍有不滿便引起投訴,較強的維權心理要求“一賠十”賠付,或正常使用商品后悔購買找借口無條件退換。頑固投訴一般也好處理,處理方式得當,有點耐心處理即可,這種人群畢竟不多。
專業投訴是由專門組織的團伙對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了解比較深刻,以客戶投訴為職業,走訪商超挑剔,遇到合適機會出手,尋求維權賠付。專業投訴一般購買金額較大,挑剔眼光比較專業,有根有據,讓商家很難反駁,進而“一賠十”獲取賠付暴利。專業投訴一般不好處理,不是商家態度好能解決的,對方尋求目標很明確--賠十金額,商超一般不會買單,把風險轉嫁給商家,讓商家沒有脾氣,但通過硬、軟兼施手段也可以把損失降為最低。
專業投訴是商家最為頭疼的一件事,下面介紹處理方法供大家參考。
方式一:利用工商局客情關系搞定
商家一般在經營區域內有一定的人脈關系,經常打交道的行政部門,如工商局,稅務局等行政執法部門客情要做好。專業打假人員一般會借舉報給當地工商局給商家施加壓力,以立案為要挾,工商局客情好,自然不用怕他。
方式二:利用商超良好客情關系搞定
商超經營賣場與商家一樣,也要經常打點工商行政部門,有一定的客情關系,專門打假人一般會先告到商超,如果商家與商超關系到位,商超一般會出面幫你搞定,而且一般費用會降低很多。所以,處理事情會學會借力,有可以對方力量是你所意料不到的。
方式三:毀滅證據,配合商超取樣證據。
專門打假人投訴找到商超,商超一般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商家處理。商家到達事發現場,不要急于處理客訴,先側面了解投訴事件發生經過,找出問題所在,比如,產品標識過期,想辦法當場毀滅證據,讓對方措手不及,有苦難言,配合商超拍照留樣,建議商超及會合促銷人員辨認打假人員肖像,讓員工有以后有心理準備,有利于下一步順利開展工作。
方式四:把品牌做強,做大,樹立威信力。
商家勢力大,品牌做強,做大,有利于商家在商超地位及經營地區樹立威信,一般專門打假人員不敢輕易下手。因強勢商家商品所在銷售地位高,影響力大,在與商家談判過程中籌碼大,商超會極力配合商家的打假行動。在商超遭遇客戶投訴,一般都是商家買賬,弱勢商家只能全單買掉,商超不會擔一點責任。
客戶投訴引起商家的營銷反思
在消費者維權意識逐漸增加的當今,客戶投訴熱在所難免,但客戶投訴也同時給商家一定的警示作用。商家在經營商品的同時,要修煉好內功,刀槍不入,讓客戶投訴沒有下手的機會,關注細節,激勵自已把本質工作做好。
做好客情管理。在中國人脈關系網充斥的社會,經營好與商超、行政部門客情至關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經營商超客情,關鍵要關注與商家生意息息要關的人物,比如,產品要進店,要搞定采購;商超現場管理要聯系店長、店面經理、店面主管等。對于這些關鍵人物要“平時多燒香”,不要“臨時抱佛腳”,把工作做到平時,也許就是一塊吃頓飯而已;也許就是過節打個電話或短信問候而已;也許就是利用自己怕人脈做了個順水人情而已,一切都是那么簡單。處理客戶投訴就要與這些部門打交道,關鍵人物配合得好,商家要省心很多。
加強促銷人員培訓。促銷人員是商家最基層的銷售人員,與商超、消費者直接打交道,導購能力強,可以替你多賣貨;交際能力強,可以幫商家搞定很多商超突發事件;現場管理好,陳列到位,產品日期優化好,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客戶投訴的風險,間接增加商家的毛利。培訓促銷人員內容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主要側重于店面現場管理,包括陳列管理、貨齡管理、促銷活動管理、價格帶管理等,可以最大化地減少客戶投訴風險。
通過持續的產品知識培訓,不斷優化促銷人員對商品的理解,充分認識商品賣點,恰到好處地與顧交流,達成共識,避免造成誤導顧客購買,形成客戶投訴風險。
關注產品包裝設計、標識。產品包裝一般會突出產品訴求點、保質期、規格、配料表成份、QS標志、產品認證標識等。產品標識不要亂用,必須是國家認可的,不要亂用模糊不清的字眼,比如,行政目前正在排查“人民大會堂專供”字樣。產品訴求點不要此起岐義,不要含有敵對其它品類或品牌字眼,引起不必要的投訴。
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追溯。質量安全是產品的生命線,沒有可靠的質量,即使有華麗的包裝外表也免不了客戶投訴。據統計,質量事故是引起客戶投訴的主要因素之一。
頻繁的客戶投訴確實給商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同時也促使商家加強自身產品的質量管理和業務流程管理,更加關注于細節,推進營銷思路不斷前進,加速品類之間、品牌之間的分化進度。生物學的進化論同樣適用于產品分化,只有不斷分化和準確定位,品牌才能不斷發展。
隨著“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開展,國家食品安全法提出“一賠十”法律保證逐步深入人心,全社會掀起了“投訴熱”,有些顧客片面理解“一賠十”觀點,打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旗號,到超市索要黑心賠款,而商超為了息事寧人,維護賣場零客戶投訴形象,一般會盡量滿足顧客的不合理索賠要求。讓商超慣壞的不合理索賠服務一旦形成潮流,便一發不可收拾,給商家造成巨額損失。如何更有效地應對顧客惡性投訴,避免公司造成后臺毛利損失,成為商家的一塊心病。
客戶投訴分類
客戶投訴一般分為良性投訴、頑固投訴、專業投訴三大類。
良性投訴一般是正常消費者在商超購買商品確實遇到產品殘次或其它影響正常使用的因素引起的投訴,良性投訴一般好處理,只有商家態度中肯,處理方法得當,賠付金額一般不會太大,賠付力度一般在一賠二為主,具體賠付尺度彈性較大,因人而異。
頑固投訴一般是性格比較頑固、愛占便宜心理,有一定維權意識的消費人群購買商品比較挑剔,稍有不滿便引起投訴,較強的維權心理要求“一賠十”賠付,或正常使用商品后悔購買找借口無條件退換。頑固投訴一般也好處理,處理方式得當,有點耐心處理即可,這種人群畢竟不多。
專業投訴是由專門組織的團伙對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了解比較深刻,以客戶投訴為職業,走訪商超挑剔,遇到合適機會出手,尋求維權賠付。專業投訴一般購買金額較大,挑剔眼光比較專業,有根有據,讓商家很難反駁,進而“一賠十”獲取賠付暴利。專業投訴一般不好處理,不是商家態度好能解決的,對方尋求目標很明確--賠十金額,商超一般不會買單,把風險轉嫁給商家,讓商家沒有脾氣,但通過硬、軟兼施手段也可以把損失降為最低。
專業投訴是商家最為頭疼的一件事,下面介紹處理方法供大家參考。
方式一:利用工商局客情關系搞定
商家一般在經營區域內有一定的人脈關系,經常打交道的行政部門,如工商局,稅務局等行政執法部門客情要做好。專業打假人員一般會借舉報給當地工商局給商家施加壓力,以立案為要挾,工商局客情好,自然不用怕他。
方式二:利用商超良好客情關系搞定
商超經營賣場與商家一樣,也要經常打點工商行政部門,有一定的客情關系,專門打假人一般會先告到商超,如果商家與商超關系到位,商超一般會出面幫你搞定,而且一般費用會降低很多。所以,處理事情會學會借力,有可以對方力量是你所意料不到的。
方式三:毀滅證據,配合商超取樣證據。
專門打假人投訴找到商超,商超一般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商家處理。商家到達事發現場,不要急于處理客訴,先側面了解投訴事件發生經過,找出問題所在,比如,產品標識過期,想辦法當場毀滅證據,讓對方措手不及,有苦難言,配合商超拍照留樣,建議商超及會合促銷人員辨認打假人員肖像,讓員工有以后有心理準備,有利于下一步順利開展工作。
方式四:把品牌做強,做大,樹立威信力。
商家勢力大,品牌做強,做大,有利于商家在商超地位及經營地區樹立威信,一般專門打假人員不敢輕易下手。因強勢商家商品所在銷售地位高,影響力大,在與商家談判過程中籌碼大,商超會極力配合商家的打假行動。在商超遭遇客戶投訴,一般都是商家買賬,弱勢商家只能全單買掉,商超不會擔一點責任。
客戶投訴引起商家的營銷反思
在消費者維權意識逐漸增加的當今,客戶投訴熱在所難免,但客戶投訴也同時給商家一定的警示作用。商家在經營商品的同時,要修煉好內功,刀槍不入,讓客戶投訴沒有下手的機會,關注細節,激勵自已把本質工作做好。
做好客情管理。在中國人脈關系網充斥的社會,經營好與商超、行政部門客情至關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經營商超客情,關鍵要關注與商家生意息息要關的人物,比如,產品要進店,要搞定采購;商超現場管理要聯系店長、店面經理、店面主管等。對于這些關鍵人物要“平時多燒香”,不要“臨時抱佛腳”,把工作做到平時,也許就是一塊吃頓飯而已;也許就是過節打個電話或短信問候而已;也許就是利用自己怕人脈做了個順水人情而已,一切都是那么簡單。處理客戶投訴就要與這些部門打交道,關鍵人物配合得好,商家要省心很多。
加強促銷人員培訓。促銷人員是商家最基層的銷售人員,與商超、消費者直接打交道,導購能力強,可以替你多賣貨;交際能力強,可以幫商家搞定很多商超突發事件;現場管理好,陳列到位,產品日期優化好,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客戶投訴的風險,間接增加商家的毛利。培訓促銷人員內容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主要側重于店面現場管理,包括陳列管理、貨齡管理、促銷活動管理、價格帶管理等,可以最大化地減少客戶投訴風險。
通過持續的產品知識培訓,不斷優化促銷人員對商品的理解,充分認識商品賣點,恰到好處地與顧交流,達成共識,避免造成誤導顧客購買,形成客戶投訴風險。
關注產品包裝設計、標識。產品包裝一般會突出產品訴求點、保質期、規格、配料表成份、QS標志、產品認證標識等。產品標識不要亂用,必須是國家認可的,不要亂用模糊不清的字眼,比如,行政目前正在排查“人民大會堂專供”字樣。產品訴求點不要此起岐義,不要含有敵對其它品類或品牌字眼,引起不必要的投訴。
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追溯。質量安全是產品的生命線,沒有可靠的質量,即使有華麗的包裝外表也免不了客戶投訴。據統計,質量事故是引起客戶投訴的主要因素之一。
頻繁的客戶投訴確實給商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同時也促使商家加強自身產品的質量管理和業務流程管理,更加關注于細節,推進營銷思路不斷前進,加速品類之間、品牌之間的分化進度。生物學的進化論同樣適用于產品分化,只有不斷分化和準確定位,品牌才能不斷發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守住公司利潤如何應對惡性顧客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