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商業品牌市場份額的不斷提升,各城市新商業市場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近日,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研究會與RET睿意德聯合發布《2018中國新商業城市研究報告》。
據該報告顯示,“京滬”依然領跑新商業;新一線城市商業基礎設施發達,具有承接新商業孵化成果的優勢;二線城市商業創新出現分層,對新消費人群爭奪激烈;互聯網拉平了消費者認知,三、四線城市商業創新有機會。
報告顯示,北京“盒馬指數”、“亞朵指數”和“星巴克指數”這三項指標位列全國榜首;上海各項指標均衡發展,在商業基礎設施指數上位列第一。
報告認為,北京、上海不僅是 盒馬鮮生 、京東7Fresh等生鮮新零售品牌的首進市場,也是巨頭復制“超市+餐飲”模式及線下“跑馬圈地”的主戰場。在2017年的生猛擴張中 ,“京滬”門店增長速率達到280%。“京滬” 盒馬鮮生 門店占全國的51.9%,較“廣深”具有先發優勢。
報告指出,“京滬”在高知人才儲備上具有顯著優勢,為實體商業數字化、商業模式革新提供了充足的智力資源。“京滬”在反映城市商務活躍度的星巴克指數上遙遙領先,兩地的門店數占全國的28.6%,咖啡文化繁榮的背后是數量龐大的白領群體。
新一線城市在商業創新指數上與一線城市有較大差距,但隨著新品牌商業模式的成熟,試水階段結束后即會迎來大規模的擴張。報告預測,新一線城市商業基礎設施發達,消費理念相對開放,勢必成為品牌下沉的首選城市。成熟開發商在新一線城市已具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和完善的物業儲備,可以為新品牌“保駕護航”,節約其品牌渠道拓展及獲客成本。
二線城市在商業創新指數上分層明顯,福州表現突出。報告認為,二線城市在進行人才大戰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爭奪接受新鮮事物、擁抱新科技的新一代消費者。在新消費人群指數上,分數靠前的二線城市均呈現出年輕人群多,但高知人才少、價值觀多元化程度低的結構特點,其中金華、貴陽尤為凸顯。
此外,三、四線城市在商業創新、新商業資源及商業基礎設施指數上均與二線城市有一定差距,但新消費人群指數逼近甚至超過二線城市均值,反映出待填補的新商業消費需求空間。雖然三、四線城市購物中心和時尚品牌的發展水平相對一、二線城市滯后,但互聯網帶來的信息扁平化,已快速壓縮了新鮮事物在各梯隊城市之間接受程度的時間差,消費者對新商業的出現充滿了期待。
更重要的是,新商業品牌在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時,因少有可以匹敵的競爭者,項目可以較為容易地獲得城市核心的優質物業和客群,成為同品類商業中的佼佼者。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