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商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個人認為最關鍵的非“思路”莫屬。電子商務贏在思路的案例比比皆是,當然輸在沒有思路的例子也并不鮮見。
下面說說我對電商的一些思路和流程,盡管我對目前電商整體的ERP系統和對倉庫的重視程度不滿意。
1.庫位管理
對每個庫位進行條碼標示化管理(也就是看板管理了),按“排-面-列-層”打印出條形碼貼在每個庫位上,有了這樣的標示尋找貨品時只需幾秒就能完成。我想這是大多數企業都在做的,但關鍵是標識牌上除了有指示文字外,一定要打印上可掃描的條碼。
2.入庫
(除大件貨物外,從倉庫內部說起)2個倉管員,2把無線終端,2輛小拖車平均每人每小時可以做到至少500件以上的入庫量(拿服裝行業舉例),2人1小時1000件以上(單件)沒有任何問題。
每人拿一把無線無端,將貨物放在小拖車上,拉到貨架前,用無線終端先掃描貨架上的庫位條形碼,然后再掃描貨品條碼,不用刻意的去區分貨品,貨品可以隨意放置(當然如果按大類分開放置更好了),每放置完一個貨架后就換下一個貨架掃描。上架結束后將掃描好的無線終端按庫位、條碼、數量的格式直接導入ERP系統,入庫完成。這時想知道任何一件貨品在哪里、有多少,只需去庫存查詢里面輸入條碼查詢就可以知道該商品在哪幾個庫位上,每個庫位有多少了。如此而已,不用去分什么批次、不用怕一個庫位只能對應一個條碼的貨物帶來的補貨麻煩了,對每一個貨物都給予一個庫位的標示。無紙化辦公入庫,環保安全。當然,需要有ERP的支持,普遍的電商ERP可能做不到,但可以用EXCEL來做補充。
3.出庫(按1000單舉例,不含打包)
打單1人,掃描槍2把、電腦3臺、每臺電腦配置2人,合計4-5人(含打單人員和電腦),入庫無貨時還可以把入庫人員調到出庫。保守估計,每臺電腦每小時出庫量80單以上,2臺電腦每小時160單,8小時1280單。
A.打單
排序后按每10個訂單一個批次打印出三單(揀貨單、發貨單、快遞單)。揀貨單中包含庫位、條碼、數量、訂單識別號(這個自己制作,方法很多);發貨單包括基本信息、快遞單號、訂單識別號。
B.揀貨、分單
拿到三單后,根據揀貨單按庫位順序播種揀貨,揀好的貨品放入分單區按識別號、發貨單信息、快遞單分單放入包裝盒給到出庫人員。(有派友提出使用無線終端批量揀貨驗證,如果你的系統支持無線終端的開發使用,速度可以又上一個臺階,并且不必如此的繁瑣,人員可以在降低2人左右。但如果系統不支持與無線終端的無縫對接,那現在只能這樣了操作了)
C.出庫驗證
電腦掃描出庫單以及包裝盒中貨品條碼驗證出庫,核對無誤流入打包區,等待打包。
4.盤點
工具:無線終端、電腦。數量根據人員盤點進行配置。
手持無線無端按庫位從上到下逐次掃描庫位條形碼、掃描該庫位上的貨物條碼,掃描完成直接導入ERP系統核對,根據提示信息進行調整。如ERP系統不支持,則將庫存導出匯總與掃描數據進行比對,整理差異數據、分析差異原因、提交盤點報告、調整庫存差異。
從以上可以看出,日千單發貨借助信息技術整倉人員配置不用8人即可從入庫到出庫全部完成,硬件配置合計:3臺電腦、3把掃描槍、2臺針式打印機、2把無線終端、2輛小拖車(這只是基本配置,勿鉆牛角尖)。實際上倉庫的訂單量、人工成本和投入成本是呈一個U字型的,當你的訂單量越少時,不管你的信息化程度怎么樣,你的人工成本都是很高的,但當訂單量越大時,一次性提高信息化后相反用工成本(人數)會越來越少。還有可能有人會問出庫說的為什么這么少且含蓄,因為出庫的工夫已經在庫位管理和入庫上做足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做電商成功的關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