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沃爾瑪宣布關閉其鹽城、重慶等地的大賣場,并稱今年有可能關閉中國25家業績不良的門店,同時又宣布將其在全球的小型業態新開門店數量增加一倍。
作為零售業大鱷,沃爾瑪的舉動無疑是風向標:在零售業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小而美”的便利店正在逆勢上升。有消息稱,順豐將在全國開3萬家O2O連鎖體驗店。
作為國內民營快遞業的巨頭,從2012年開始,順豐在深圳、北京等地的便利店先后營業。但沒多久,北京的便利門店要么宣告停業,要么放棄便利店業務,只單純作為一個快件收發點。“順豐重整旗鼓進軍便利店,說明其并沒有放棄‘快遞+便利店’的經營戰略。”南京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何俊廷說。
調查顯示,去年第三、四季度,我國零售業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業態是便利店。
網店沖擊之下,零售業增速普遍放緩,便利店何以一枝獨秀?何俊廷認為,消費者的需求與期待在不斷變化,大賣場很難根據這種變化及時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而便利店“船小好調頭”。
事實上,增值服務確實是便利店的一大亮點。去年底,蘇果和順豐達成協議,在南京400家便利店推出了寄件及快件自提業務,剛開始半個月就接了2000多單。“新入駐高檔寫字樓的蘇果便利店,增加了鮮食比例,專門引進太平洋現磨咖啡品牌‘VeryCoffee’,出售各種口味的平價現磨咖啡,如香草拿鐵、焦糖拿鐵、摩卡及美式咖啡等,價格從8元-14元不等,深受白領喜愛。”蘇果相關人士說,“對實體超市來說,越接近消費者對其自身發展越有益處。特大購物中心能滿足消費者的儲物需求,而小型門店除了能幫助消費者完成臨時的購物計劃,還能提供各種增值服務。”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說,便利店需要與在電商的“擁抱”中獲得新的發展。電商平臺的商品豐富度與便利店的配送能力相結合,便利店企業可作為電商平臺在當地的配送中心。而進一步的合作則是,在電商平臺上購買的商品,可以直接從便利店企業的物流中心出貨。
除了部分便利店自身開始發展網絡零售外,大部分便利店利用其網點分布密集及離居民住宅區近的優勢及便利性,與網絡零售商、物流商進行資源整合,進行站點拓展。拿順豐來說,同順豐合作的“7-11”便利店多布局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如南京的便利店產業基本被本土品牌掌握。不同的便利店企業難以提供統一標準的合作水平,服務質量不同,經營時長不同,順豐也難以保證統一的服務質量,更無法保證消費者的消費使用體驗。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服務的最佳化,以及其電商平臺“順豐優先”網上商城的順利運營,順豐選擇了實施O2O戰略自營便利店。“我們應該以更廣闊的視角審視便利店,它是一個產業,而不僅僅是零售業中的一個業態。”裴亮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便利店成店商電商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