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正在想盡一切辦法留住商家和用戶。
對于淘寶賣家來說,傳統的營銷途徑是打折促銷、投重金去做SEO搜索優化,但這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下中小賣家的需求了。電商紅利期已過、流量越來越貴,賣家面對的不僅是數千萬商家的競爭、產品的同質化,還有越來越挑剔的用戶。
一位食品店家王偉(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之前做搜索會占用大量人工成本,需要找人去研究排名規則,根據規則不斷調整。”
為了減少成本,王偉正在通過短信或傳單將用戶導入微信。他說,“淘寶不允許店鋪掛微信,只能在產品內頁夾帶,效率非常低。所以我轉向微信了,對用戶的管理更方便,有新的產品或消息就即時推送了。”
另一位做亞克力有機玻璃制品的商家說,在阿里經營了兩年,目前一周的曝光展現次數是一萬九千多次,點擊次數是590次,反饋的只有48個,訪客量是242位。這個數據并不能讓他滿意,他正在各大商家論壇尋求幫助。
商家的焦慮也是阿里的焦慮。阿里巴巴一方面要穩住商家情緒,防止用戶流失,不斷鞏固自己電商平臺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它還要面對資本市場的步步緊逼。
在一年的時間里,阿里巴巴的股價已經嚴重下跌,市值縮水過千億。同時還要面臨京東等競品的高增速和競爭壓力。京東剛剛發布財報,最亮眼的還是GMV高增速,京東2015年Q4和全年的GMV增速分別是69%和77.8%;而盡管有雙十一提振,阿里巴巴在Q4的GMV的增速35.2%,體量龐大的阿里巴巴正在進入一個增速放緩的階段。
面對“內憂外患”,阿里巴巴想出了新策略——強化“內容”在電商體系中的價值。
最直接的表現來自阿里高層。僅2016年,阿里巴巴CEO張勇就多次提到,阿里正在變為一家“媒體公司”、“營銷變了,商品要有內容”、“內容是連接人群的橋梁”。
在3月2日杭州舉辦的商家服務商大會上,張勇表示,“擁有4.07億消費者的淘寶 天貓 聚劃算本身就是中國最大的消費者媒體,每天涌入1億人愿意為優質的內容和商品付費。”
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將“內容”提升到整個公司層面,但關于“內容”的布局卻早已展開:UC Web和UC頭條擁有5億用戶、優酷月活5億、微博日活3億,阿里集團還投資了36氪、虎嗅等各大媒體資源。
當日的服務商大會,“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也在為阿里站臺。羅振宇認同了張勇的觀點,并強調,“不是流量,不是人格,而是‘知識’成為了這個時代里‘交易的入口’。”
這位“知識的售賣者”早已在 天貓 開了店。2016年1月12日開張,4天銷量10萬元。據老羅自己透露,邏輯思維2015年的圖書銷售額約為1.5億到2億元。
自媒體人老羅已經成功地將“內容”明碼標價。“內容為王”是媒體行業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話,這句話放在電商領域似乎仍舊適用。
“做好內容,用心去讀懂你粉絲的心,打造高品質的內容,最終帶來的是相對免費的流量。這跟原來的純粹靠站內P4P(外貿直通車)的推廣投放帶來的流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阿里巴巴副總裁靖捷在接受采訪時說。
他的意思是,PC端原來以搜索為核心的流量分配機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并不能像原先一樣,主導商家的業務經營。
內容跟粉絲、流量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越來越多的商家渴望了解自己的用戶——年齡、喜好、性別、需求等等都是商家關心的。商家的內容要去引起用戶的共鳴,使他們愿意去交互、分享,這和用戶看到一篇好文章、一個好產品發朋友圈邏輯是一樣的。
除了投資布局,阿里巴巴已經通過多種手段強化電商的“內容”屬性。
“淘寶頭條”是最直接的一例,它更像一個電商導購版的“今日頭條”,邀請自媒體入駐,做清單式的內容推送。目前流量非??捎^,最高峰的數據是單篇瀏覽量500萬。
手機淘寶負責人蔣凡曾對媒體放出豪言,手淘將以三年20億的龐大傭金招募內容小編。手淘將讓各式各樣談論愛物生活、生活風格的內容生產者,在手淘上刊登自己的作品,并向入駐的內容供應商開放淘寶近10億級別的商品庫、共享淘寶的日均上億流量,一旦促成交易,就能共享傭金。
阿里巴巴商家事業部總經理張闊在接受采訪時說,“消費者在手機端的瀏覽訪問習慣有了明顯的變化?,F在用戶可能會是因為要看小米的新品發布會直播、要看韓都衣舍的走秀、要聽羅輯思維的演講而‘逛’手機淘寶。”
由此,一大批以內容為核心的電商號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火了起來。
據張闊介紹,2015年,手機淘寶內容型產品的關注度和瀏覽率明顯上升,包括微淘、淘寶頭條、淘寶社區、愛逛街在內的內容型平臺和產品用戶UV(獨立訪問量)增長率都超過了100%。
消費者對內容的重視也讓一批優質的“內容型”商家賬號脫穎而出,由此也誕生了所謂的“網紅經濟”。
網紅概念來源于博客時代。以嗆口小辣椒和張大弈為例,他們享受的是博客時代的紅利,演化路徑更偏歐美時尚博主的商業模式——躋身時尚主流媒體、與大品牌合作、創建自有品牌。
而稍晚出現的另一種模式,則是依靠自身顏值、個性和品牌調性,在淘寶店鋪中殺出一條血路,形成強大的粉絲群體,比如阮VC、ANNA TI IS AMAZING等。
數據顯示,在2015年淘寶女裝類C店銷售額排名前10的網店中,就有5家網絡紅人店鋪,這些店鋪的“掌柜”張大弈、趙大喜、于夢姣等均是知名網絡紅人,擁有強大的粉絲號召力,并善于把粉絲轉化為購買力。169家紅人店鋪占淘寶女裝的2.3%,粉絲覆蓋超過9000萬。
現在的網紅并不是人們狹義上以為的只要“錐子臉、好身材”就可以。以網紅趙大喜為例,從2012年開始,她開始研究打造自己的風格,除了錄制穿搭視頻,她還極樂于與粉絲互動。
大喜的粉絲群里有300多人,大家平時就像朋友一樣聊天,和粉絲交流變成了她每天最重要的社交活動,“有一次一個貴州的朋友給我寄了個很辣的東西,我說我們湖南還有更辣的,就寄過去跟她PK,還有粉絲會給我發喜帖,有時候我也去。”大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有一些細節可以看出趙大喜對于服裝的敏感熱情。比如別人看電視劇主要看劇情,她主要看人家的穿衣搭配;逛街的時候看到眼前一亮的路人會追好幾條街;她去日本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坐在表參道的咖啡館里看路人,因為日本女生每個人的穿搭都自成一派,“很有看頭”。
在紅人店鋪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商家在日常發布“寶貝”以外,開始嘗試通過“微淘”等內容平臺讓消費者了解商品以外的品牌信息和知識。消費者也開始關注商品背后的店鋪和賬號,并成為這些賬號的會員與粉絲。截至2015年,手機淘寶商家累計活躍粉絲數已超過100億。
2016年手淘會繼續升級內容平臺屬性,比如很快將上線多媒體視頻平臺,支持商家通過手機淘寶來進行“新品發布”、“視頻拜年”、“走秀直播”等強化內容屬性的動作。
這與食品店主王偉的需求不謀而合:“如果能在淘寶內實現用戶粘性增強,不管是通過網紅模式、或是打粉絲經濟。我們是沒理由拒絕的。”
雖然做內容有優勢,但也并非所有商家都能承擔得起這筆投入。
“像papi醬這種三五分鐘的東西,估計沒有10個小時錄不出來??次以诠澞恐锌谌魬液?,事實上錄一個小時節目要花20個小時,一直說到邏輯順暢,表達沒有誤區,然后口齒相對清晰才會可以。”羅振宇在演講中提出,做內容首先要能吃苦。
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對界面新聞記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內容運營需要專業的團隊和精力投入。韓都衣舍有專門運營微淘粉絲的團隊,每天編輯不同的資訊、話題、直播內容來吸引用戶。據了解,目前韓都衣舍專門做無線內容及與粉絲互動的團隊就有180人,數據、視覺、策劃、推廣等都有明確分工。
由此,也誕生了一批為這些淘寶店做內容的專業公司。
比如,杭州樂易拍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就是專門提供攝影服務的,在2015年雙十一期間,為100多家女裝店提供了攝影服務,其中有7家進入了銷售TOP 100;在皮草類目中,有5家的視覺是出自樂易拍,每家當日銷售額都突破1000萬。
不同于傳統淘寶代運營公司,以樂易拍為代表的這批新型的內容供應商的分工更明確。服務類別從傳統的會員管理、到攝影、攝像、文案、客服等,甚至還出現了一批專門的網紅孵化公司。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內容”專業化的不斷完善,淘寶商家的競爭將迎來一波新的熱潮。“店鋪”的概念將會變成“賬號”,商家可以通過這個賬號打造網絡紅人、在淘寶頭條自制內容、分析行業現狀、與粉絲進行互動、在微博進行二次訪問,在阿里體系里做一套整體的內容營銷。
對于淘寶賣家來說,傳統的營銷途徑是打折促銷、投重金去做SEO搜索優化,但這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下中小賣家的需求了。電商紅利期已過、流量越來越貴,賣家面對的不僅是數千萬商家的競爭、產品的同質化,還有越來越挑剔的用戶。
一位食品店家王偉(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之前做搜索會占用大量人工成本,需要找人去研究排名規則,根據規則不斷調整。”
為了減少成本,王偉正在通過短信或傳單將用戶導入微信。他說,“淘寶不允許店鋪掛微信,只能在產品內頁夾帶,效率非常低。所以我轉向微信了,對用戶的管理更方便,有新的產品或消息就即時推送了。”
另一位做亞克力有機玻璃制品的商家說,在阿里經營了兩年,目前一周的曝光展現次數是一萬九千多次,點擊次數是590次,反饋的只有48個,訪客量是242位。這個數據并不能讓他滿意,他正在各大商家論壇尋求幫助。
商家的焦慮也是阿里的焦慮。阿里巴巴一方面要穩住商家情緒,防止用戶流失,不斷鞏固自己電商平臺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它還要面對資本市場的步步緊逼。
在一年的時間里,阿里巴巴的股價已經嚴重下跌,市值縮水過千億。同時還要面臨京東等競品的高增速和競爭壓力。京東剛剛發布財報,最亮眼的還是GMV高增速,京東2015年Q4和全年的GMV增速分別是69%和77.8%;而盡管有雙十一提振,阿里巴巴在Q4的GMV的增速35.2%,體量龐大的阿里巴巴正在進入一個增速放緩的階段。
面對“內憂外患”,阿里巴巴想出了新策略——強化“內容”在電商體系中的價值。
最直接的表現來自阿里高層。僅2016年,阿里巴巴CEO張勇就多次提到,阿里正在變為一家“媒體公司”、“營銷變了,商品要有內容”、“內容是連接人群的橋梁”。
在3月2日杭州舉辦的商家服務商大會上,張勇表示,“擁有4.07億消費者的淘寶 天貓 聚劃算本身就是中國最大的消費者媒體,每天涌入1億人愿意為優質的內容和商品付費。”
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將“內容”提升到整個公司層面,但關于“內容”的布局卻早已展開:UC Web和UC頭條擁有5億用戶、優酷月活5億、微博日活3億,阿里集團還投資了36氪、虎嗅等各大媒體資源。
當日的服務商大會,“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也在為阿里站臺。羅振宇認同了張勇的觀點,并強調,“不是流量,不是人格,而是‘知識’成為了這個時代里‘交易的入口’。”
這位“知識的售賣者”早已在 天貓 開了店。2016年1月12日開張,4天銷量10萬元。據老羅自己透露,邏輯思維2015年的圖書銷售額約為1.5億到2億元。
自媒體人老羅已經成功地將“內容”明碼標價。“內容為王”是媒體行業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話,這句話放在電商領域似乎仍舊適用。
“做好內容,用心去讀懂你粉絲的心,打造高品質的內容,最終帶來的是相對免費的流量。這跟原來的純粹靠站內P4P(外貿直通車)的推廣投放帶來的流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阿里巴巴副總裁靖捷在接受采訪時說。
他的意思是,PC端原來以搜索為核心的流量分配機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并不能像原先一樣,主導商家的業務經營。
內容跟粉絲、流量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越來越多的商家渴望了解自己的用戶——年齡、喜好、性別、需求等等都是商家關心的。商家的內容要去引起用戶的共鳴,使他們愿意去交互、分享,這和用戶看到一篇好文章、一個好產品發朋友圈邏輯是一樣的。
除了投資布局,阿里巴巴已經通過多種手段強化電商的“內容”屬性。
“淘寶頭條”是最直接的一例,它更像一個電商導購版的“今日頭條”,邀請自媒體入駐,做清單式的內容推送。目前流量非??捎^,最高峰的數據是單篇瀏覽量500萬。
手機淘寶負責人蔣凡曾對媒體放出豪言,手淘將以三年20億的龐大傭金招募內容小編。手淘將讓各式各樣談論愛物生活、生活風格的內容生產者,在手淘上刊登自己的作品,并向入駐的內容供應商開放淘寶近10億級別的商品庫、共享淘寶的日均上億流量,一旦促成交易,就能共享傭金。
阿里巴巴商家事業部總經理張闊在接受采訪時說,“消費者在手機端的瀏覽訪問習慣有了明顯的變化?,F在用戶可能會是因為要看小米的新品發布會直播、要看韓都衣舍的走秀、要聽羅輯思維的演講而‘逛’手機淘寶。”
由此,一大批以內容為核心的電商號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火了起來。
據張闊介紹,2015年,手機淘寶內容型產品的關注度和瀏覽率明顯上升,包括微淘、淘寶頭條、淘寶社區、愛逛街在內的內容型平臺和產品用戶UV(獨立訪問量)增長率都超過了100%。
消費者對內容的重視也讓一批優質的“內容型”商家賬號脫穎而出,由此也誕生了所謂的“網紅經濟”。
網紅概念來源于博客時代。以嗆口小辣椒和張大弈為例,他們享受的是博客時代的紅利,演化路徑更偏歐美時尚博主的商業模式——躋身時尚主流媒體、與大品牌合作、創建自有品牌。
而稍晚出現的另一種模式,則是依靠自身顏值、個性和品牌調性,在淘寶店鋪中殺出一條血路,形成強大的粉絲群體,比如阮VC、ANNA TI IS AMAZING等。
數據顯示,在2015年淘寶女裝類C店銷售額排名前10的網店中,就有5家網絡紅人店鋪,這些店鋪的“掌柜”張大弈、趙大喜、于夢姣等均是知名網絡紅人,擁有強大的粉絲號召力,并善于把粉絲轉化為購買力。169家紅人店鋪占淘寶女裝的2.3%,粉絲覆蓋超過9000萬。
現在的網紅并不是人們狹義上以為的只要“錐子臉、好身材”就可以。以網紅趙大喜為例,從2012年開始,她開始研究打造自己的風格,除了錄制穿搭視頻,她還極樂于與粉絲互動。
大喜的粉絲群里有300多人,大家平時就像朋友一樣聊天,和粉絲交流變成了她每天最重要的社交活動,“有一次一個貴州的朋友給我寄了個很辣的東西,我說我們湖南還有更辣的,就寄過去跟她PK,還有粉絲會給我發喜帖,有時候我也去。”大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有一些細節可以看出趙大喜對于服裝的敏感熱情。比如別人看電視劇主要看劇情,她主要看人家的穿衣搭配;逛街的時候看到眼前一亮的路人會追好幾條街;她去日本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坐在表參道的咖啡館里看路人,因為日本女生每個人的穿搭都自成一派,“很有看頭”。
在紅人店鋪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商家在日常發布“寶貝”以外,開始嘗試通過“微淘”等內容平臺讓消費者了解商品以外的品牌信息和知識。消費者也開始關注商品背后的店鋪和賬號,并成為這些賬號的會員與粉絲。截至2015年,手機淘寶商家累計活躍粉絲數已超過100億。
2016年手淘會繼續升級內容平臺屬性,比如很快將上線多媒體視頻平臺,支持商家通過手機淘寶來進行“新品發布”、“視頻拜年”、“走秀直播”等強化內容屬性的動作。
這與食品店主王偉的需求不謀而合:“如果能在淘寶內實現用戶粘性增強,不管是通過網紅模式、或是打粉絲經濟。我們是沒理由拒絕的。”
雖然做內容有優勢,但也并非所有商家都能承擔得起這筆投入。
“像papi醬這種三五分鐘的東西,估計沒有10個小時錄不出來??次以诠澞恐锌谌魬液?,事實上錄一個小時節目要花20個小時,一直說到邏輯順暢,表達沒有誤區,然后口齒相對清晰才會可以。”羅振宇在演講中提出,做內容首先要能吃苦。
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對界面新聞記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內容運營需要專業的團隊和精力投入。韓都衣舍有專門運營微淘粉絲的團隊,每天編輯不同的資訊、話題、直播內容來吸引用戶。據了解,目前韓都衣舍專門做無線內容及與粉絲互動的團隊就有180人,數據、視覺、策劃、推廣等都有明確分工。
由此,也誕生了一批為這些淘寶店做內容的專業公司。
比如,杭州樂易拍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就是專門提供攝影服務的,在2015年雙十一期間,為100多家女裝店提供了攝影服務,其中有7家進入了銷售TOP 100;在皮草類目中,有5家的視覺是出自樂易拍,每家當日銷售額都突破1000萬。
不同于傳統淘寶代運營公司,以樂易拍為代表的這批新型的內容供應商的分工更明確。服務類別從傳統的會員管理、到攝影、攝像、文案、客服等,甚至還出現了一批專門的網紅孵化公司。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內容”專業化的不斷完善,淘寶商家的競爭將迎來一波新的熱潮。“店鋪”的概念將會變成“賬號”,商家可以通過這個賬號打造網絡紅人、在淘寶頭條自制內容、分析行業現狀、與粉絲進行互動、在微博進行二次訪問,在阿里體系里做一套整體的內容營銷。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天貓和淘寶賣家的新游戲 從爭流量到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