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位于河北武邑縣鮑賢蘭村的 京東 跑步雞樂園時,恰逢一場大雨。平日里上天入地的“跑步雞”們,大部分都在采食區的遮雨棚下避雨。不過個別“身強體壯”的雞老大,避雨地點選在了枝繁葉茂的樹杈上。
在每10畝林地為一個區域的跑步雞養殖區里,一行行楊樹林成為“跑步雞”生活的樂園。區域之外,偶爾也能見到一些飛出護欄、踩著方步的“跑步雞”。“跑步雞樂園最大程度還原了雞的原始生活方式,我們用按時消毒和封閉管理最大程度保障整個園區的安全規范。”談及這些喜歡到處撲騰的“跑步雞”時, 京東 生鮮事業部重點項目經理劉瀟文道。
性情活躍是 京東 “跑步雞”區別于市面其他肉雞的特色,與此同時,它們也肩負著別樣的“使命”。2016年1月, 京東 集團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共同簽署了《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電商精準扶貧,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打造200個扶貧示范縣。而在尚有12000多個貧困戶、缺乏優勢產業的國家級貧困縣河北衡水武邑縣落地“跑步雞”項目,正是 京東 扶貧探路的先行之舉。
時至今日,“跑步雞”項目已啟動一年。一年期間,三批“跑步雞”幾乎被搶購一空,相關貧困戶也按時拿到扶貧款項。而在 京東 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松看來,這一切只是個開始。“未來我們還會在不同地區嘗試養鴨、養豬、養羊等。”王笑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總之,我們會圍繞‘電商扶貧’這件事,圍繞散養,圍繞食品健康,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是 京東 的企業社會責任。”
規模升級、品質提升
短短一年時間里,劉瀟文已經迎來送去了數萬只“跑步雞”。這個計算機專業畢業、曾在 京東 3C事業部任職的員工,之前做夢也沒想過,未來自己的工作會跟養雞相關。
然而如今,一提起養雞,劉瀟文便打開了話匣子。“跑步雞通常要養到160天左右,長到三四斤,才可以出欄。相比之下,市面上肉雞的養殖周期不超過45天。”劉瀟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經過一年的深度參與養殖, 京東 生鮮形成了標準化的養殖管理體系,把原始的養殖與現代化管理理念和設備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質的散養雞產品。”
今年3月底,新一批60天日齡的雞苗們再次來到了跑步雞樂園,總共5200只。相較于過去的批次而言,這一批雞苗的數量基本等同于去年養殖的峰值,也意味著 京東 “跑步雞”項目規模正在逐漸擴大。據劉瀟文介紹,扶貧跑步雞作為武邑縣貧困戶參與度最高的項目,目前已有近700個貧困戶與 京東 簽訂了養殖合作協議,200余戶家庭計劃簽約;據統計,單一扶貧跑步雞項目的參與農戶比例約占全縣貧困戶的10%。
盡管數量增加了,但“跑步雞”們依然享受著皇帝般的待遇。它們在樹林中自由漫步,吃的是青草、野豆子、昆蟲和草籽,同時,在每日兩餐的特制食料里含有鈣、磷、鉀等微量元素,食料中保證不含任何獸藥和激素。
此外,跑步雞還享受著一周三次的應季水果蔬菜“零食”,每個雞舍內實時攝像頭的全天候監控,數只大白鵝的巡邏看護。甚至,考慮到跑步雞全部為公雞,跑步雞樂園還會給每個養殖區搭配一定比例的母雞,為雞群們謀“福利”。
包括養殖區與雞舍這樣的“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升級中。據跑步雞樂園負責人何曉飛介紹,樂園第一期的養殖區共有8間雞舍,每個雞舍的面積為84平方米,而新增加的二期養殖區共有6個雞舍,每個雞舍的面積增加到400平方米。
雞舍面積的擴增,不僅改變了過去部分雞群“太貪玩不回家”的境況,也為“跑步雞”的多樣化養殖提供了可能。“為了提升產品品質,我們在參觀許多擁有動物福利的大型養殖企業之后,產生了輪養的念頭。未來,一個400平方米的雞舍將被進行南北分區,第一批進駐的雞苗統一在北邊生活,等出欄之后,第二批雞苗在南邊生活。”劉瀟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
此外,在今年新增的二期養殖區內,跑步雞團隊還嘗試著喂養蛋用母雞。“我們并不覺得現在已經是最完美的狀態,一直在進行改良,”劉瀟文坦言道,“現在場地擴大升級,可以嘗試多種養殖模式和養殖類型來提升產品品質。”
增加貧困戶獲得感
用“皇帝待遇”來形容 京東 “跑步雞”的日常,毫不為過。而之所以將它們當作皇帝一般“供養”,與 京東 養雞的初衷不無相關。
自2016年年初成立之后, 京東 生鮮事業部便開始探索用散養的方式養成口感好、更健康、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雞;同時,考慮到武邑地區貧困戶缺乏優秀扶貧項目的現狀, 京東 的養雞事業也承擔起一部分武邑縣扶貧的責任: 京東 生鮮每回收一只成品“跑步雞”,相應貧困戶將得到30元的扶貧資金。
“去年我在‘跑步雞’項目中認養了100只雞,收入3000元。”武邑縣王賢蘭村貧困戶王愛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去年五月,王愛華自武邑縣扶貧辦聽說了“跑步雞”項目,沒考慮多久便決定提交申請。
申請通過后, 京東 農村金融“京農貸”為王愛華提供了4500元的免息貸款作為養殖基金;這筆費用由 京東 金融直接支付給當地跑步雞管理合作社,由合作社購買雞苗、生產資料并在跑步雞樂園內統一進行養殖;養殖完成后, 京東 生鮮回收“跑步雞”,并按照每只雞100元的價格向合作社支付回收費用,合作社再將單雞30元標準的扶貧款項支付給貧困戶,并幫助貧困戶返還 京東 金融的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跑步雞樂園雞群出欄率大約在95%,這相對于其他雞場而言已屬高水平,然而,為了確保每個貧困戶扶貧款項到位,跑步雞項目還為雞群額外上了保險。“我們的宗旨是,把扶貧做實,無論從哪兒摳利潤,都不從貧困戶身上摳。”劉瀟文向記者指出。
“跑步雞樂園就類似于托兒所,受托于那些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武邑沃森農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寶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所在的公司正是跑步雞樂園的日常運營管理方,“現在貧困戶都將雞寄養在樂園里。”
這種寄養式的養雞扶貧模式,恰好契合了武邑縣當地的特點。據武邑縣扶貧辦主任張世華介紹,武邑縣自1995年開始便是國家級貧困縣,由于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難有高效種植作物,但當地林地資源充足,適合養殖業發展。同時,由于疾病、年齡、子女外出上學務工等原因,正常勞動力僅占總人口約三分之一的比例,導致二十多年難以擺脫貧困縣的“帽子”。
這也無怪乎“跑步雞”項目在當地廣受歡迎。“跑步雞項目幫扶貧困戶數量約占武邑全縣一般貧困戶的10%,這是相當大的一個比重。”張世華向記者指出,“之所以能夠產生這樣的反響,在于這個項目能夠利用我們的生態優勢,消耗資源較少,環境影響小,扶貧回報也比較高。”
除去提供常規性的扶貧補助之外,“跑步雞”項目也盡可能地吸引貧困戶的參與,以提升貧困戶獲得感。“今年菠菜便宜,賣不出去,正好菠菜是‘跑步雞’的應季零食,就賣給跑步雞樂園了,按照市場價出售,一斤0.3元,最后成了意外收益。”王愛華告訴記者,“據說明年養殖場會優先針對貧困戶下訂單。”
而這樣參與度高、獲得感強的項目,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據張世華介紹,在“跑步雞”項目中,武邑縣政府于一期、二期分別投入120萬元、132萬元,用于跑步雞樂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武邑縣政府還分別提供了84畝、110畝林地,以供養殖跑步雞。“武邑縣林地資源豐富,平均一人擁有一畝林地,未來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提供更多林地資源。”
市場投入期
如今的“跑步雞”項目運營基本成熟,可以開始進行復制推廣,但如何復制、復制多大規模,還有賴于市場對“跑步雞”產品本身的接受度。
“除去扶貧之外,‘跑步雞’項目的誕生還源于一個樸素的愿望,就是用心為用戶提供品質好雞。”王笑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經過嚴格的篩選,我們選擇了太行柴公雞作為跑步雞品種,再精心飼養160天,就是希望能夠還原過去散養雞的肉質與風味。”
事實上, 京東 生鮮從雞苗開始,到最終的屠宰入庫,甚至包裝材料,都在嚴格把握品質關。據王笑松介紹,跑步雞全部為60天日齡的公雞雞苗,單只雞苗成本接近20元,遠高出市面價格,養雞飼料也是通過專家進行專業的營養搭配,確保雞苗的健康成長。到了出欄時間,成雞將被送往通過 京東 生鮮驗收標準的屠宰場,再由 京東 生鮮部門回收。
“就連包裝也是經過反復測試過的,特別結實,一個人站上去也沒問題,”王笑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我們就是覺得,雞的品質好,相對應地,周邊材料也要好,這樣的產品送到用戶手上,才可以稱得上是具有品質的產品。”
而品質正是 京東 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微博)的心念所在。去年10月,第一批“跑步雞”養成出欄,在 京東 生鮮上線后,劉強東立即下單購買,嘗了嘗鮮。“他對跑步雞贊不絕口,直說這就是小時候吃的雞的味道。”王笑松笑言,“跑步雞可以燉湯,但紅燒最好吃,我在家里也屯了好幾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跑步雞的定價分為三檔:128元、168元和188元,不同價位的“跑步雞”凈重不同。跑步雞起初僅在北京地區銷售,隨后拓展到北上廣,如今在成都、武漢、沈陽等城市均有銷售,大部分產品在上線后一個月內被搶購一空。
在模式趨于成熟、市場接受度尚可的情況下, 京東 生鮮今年考慮將跑步雞項目在全國其他地方進行復制。“我們計劃從河北武邑縣這一個點,擴展到三個點,明年會有更多拓展。”王笑松透露。
在拓展的過程中,除了“跑步雞”這個品類之外, 京東 生鮮的“扶貧夢”還計劃輸出到其他產品線。記者了解到, 京東 生鮮正在嘗試進行一些其他的散養品類,比如游水鴨等。“我們了解到,市面上的肉鴨比肉雞的養殖期更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養成,而且從小到大沒見過水,是標準的‘旱鴨子’,”王笑松告訴記者,“我們同樣考慮用純天然的方式養殖一些中國特色的鴨子,在水塘里快樂地足月地成長。”
規模擴大就意味著成本降低的可能。據了解,目前“跑步雞”項目還處于投入期,其他同類產品的啟動,也難免有進一步的投入。不過王笑松指出,目前該投入尚處于 京東 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未來隨著規?;杀镜慕档?, 京東 生鮮有機會讓項目不至于補貼太多。
同時,他也提及項目運作過程中的挑戰。“跑步雞算是一個成功案例,令我們的扶貧事業走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如何針對不同地域特點去快速復制類似的案例。”王笑松坦言,“這既需要綜合考慮當地氣候、地理環境,也需要考慮地方政府支持程度及當地貧困戶參與積極性,這是我們面臨的首要挑戰。”
不過,無論挑戰如何,王笑松坦言自己對項目充滿期待。“我們希望能把事情做得更大,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吃得起,也愿意去購買跑步雞,及其他類似的扶貧產品,”王笑松告訴記者,“消費者表面上吃的是雞,實際上品嘗的是全天然成長方式養成的雞,以及對我國貧困事業的一份支持。”
性情活躍是 京東 “跑步雞”區別于市面其他肉雞的特色,與此同時,它們也肩負著別樣的“使命”。2016年1月, 京東 集團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共同簽署了《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電商精準扶貧,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打造200個扶貧示范縣。而在尚有12000多個貧困戶、缺乏優勢產業的國家級貧困縣河北衡水武邑縣落地“跑步雞”項目,正是 京東 扶貧探路的先行之舉。
時至今日,“跑步雞”項目已啟動一年。一年期間,三批“跑步雞”幾乎被搶購一空,相關貧困戶也按時拿到扶貧款項。而在 京東 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松看來,這一切只是個開始。“未來我們還會在不同地區嘗試養鴨、養豬、養羊等。”王笑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總之,我們會圍繞‘電商扶貧’這件事,圍繞散養,圍繞食品健康,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是 京東 的企業社會責任。”
規模升級、品質提升
短短一年時間里,劉瀟文已經迎來送去了數萬只“跑步雞”。這個計算機專業畢業、曾在 京東 3C事業部任職的員工,之前做夢也沒想過,未來自己的工作會跟養雞相關。
然而如今,一提起養雞,劉瀟文便打開了話匣子。“跑步雞通常要養到160天左右,長到三四斤,才可以出欄。相比之下,市面上肉雞的養殖周期不超過45天。”劉瀟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經過一年的深度參與養殖, 京東 生鮮形成了標準化的養殖管理體系,把原始的養殖與現代化管理理念和設備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質的散養雞產品。”
今年3月底,新一批60天日齡的雞苗們再次來到了跑步雞樂園,總共5200只。相較于過去的批次而言,這一批雞苗的數量基本等同于去年養殖的峰值,也意味著 京東 “跑步雞”項目規模正在逐漸擴大。據劉瀟文介紹,扶貧跑步雞作為武邑縣貧困戶參與度最高的項目,目前已有近700個貧困戶與 京東 簽訂了養殖合作協議,200余戶家庭計劃簽約;據統計,單一扶貧跑步雞項目的參與農戶比例約占全縣貧困戶的10%。
盡管數量增加了,但“跑步雞”們依然享受著皇帝般的待遇。它們在樹林中自由漫步,吃的是青草、野豆子、昆蟲和草籽,同時,在每日兩餐的特制食料里含有鈣、磷、鉀等微量元素,食料中保證不含任何獸藥和激素。
此外,跑步雞還享受著一周三次的應季水果蔬菜“零食”,每個雞舍內實時攝像頭的全天候監控,數只大白鵝的巡邏看護。甚至,考慮到跑步雞全部為公雞,跑步雞樂園還會給每個養殖區搭配一定比例的母雞,為雞群們謀“福利”。
包括養殖區與雞舍這樣的“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升級中。據跑步雞樂園負責人何曉飛介紹,樂園第一期的養殖區共有8間雞舍,每個雞舍的面積為84平方米,而新增加的二期養殖區共有6個雞舍,每個雞舍的面積增加到400平方米。
雞舍面積的擴增,不僅改變了過去部分雞群“太貪玩不回家”的境況,也為“跑步雞”的多樣化養殖提供了可能。“為了提升產品品質,我們在參觀許多擁有動物福利的大型養殖企業之后,產生了輪養的念頭。未來,一個400平方米的雞舍將被進行南北分區,第一批進駐的雞苗統一在北邊生活,等出欄之后,第二批雞苗在南邊生活。”劉瀟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
此外,在今年新增的二期養殖區內,跑步雞團隊還嘗試著喂養蛋用母雞。“我們并不覺得現在已經是最完美的狀態,一直在進行改良,”劉瀟文坦言道,“現在場地擴大升級,可以嘗試多種養殖模式和養殖類型來提升產品品質。”
增加貧困戶獲得感
用“皇帝待遇”來形容 京東 “跑步雞”的日常,毫不為過。而之所以將它們當作皇帝一般“供養”,與 京東 養雞的初衷不無相關。
自2016年年初成立之后, 京東 生鮮事業部便開始探索用散養的方式養成口感好、更健康、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雞;同時,考慮到武邑地區貧困戶缺乏優秀扶貧項目的現狀, 京東 的養雞事業也承擔起一部分武邑縣扶貧的責任: 京東 生鮮每回收一只成品“跑步雞”,相應貧困戶將得到30元的扶貧資金。
“去年我在‘跑步雞’項目中認養了100只雞,收入3000元。”武邑縣王賢蘭村貧困戶王愛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去年五月,王愛華自武邑縣扶貧辦聽說了“跑步雞”項目,沒考慮多久便決定提交申請。
申請通過后, 京東 農村金融“京農貸”為王愛華提供了4500元的免息貸款作為養殖基金;這筆費用由 京東 金融直接支付給當地跑步雞管理合作社,由合作社購買雞苗、生產資料并在跑步雞樂園內統一進行養殖;養殖完成后, 京東 生鮮回收“跑步雞”,并按照每只雞100元的價格向合作社支付回收費用,合作社再將單雞30元標準的扶貧款項支付給貧困戶,并幫助貧困戶返還 京東 金融的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跑步雞樂園雞群出欄率大約在95%,這相對于其他雞場而言已屬高水平,然而,為了確保每個貧困戶扶貧款項到位,跑步雞項目還為雞群額外上了保險。“我們的宗旨是,把扶貧做實,無論從哪兒摳利潤,都不從貧困戶身上摳。”劉瀟文向記者指出。
“跑步雞樂園就類似于托兒所,受托于那些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武邑沃森農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寶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所在的公司正是跑步雞樂園的日常運營管理方,“現在貧困戶都將雞寄養在樂園里。”
這種寄養式的養雞扶貧模式,恰好契合了武邑縣當地的特點。據武邑縣扶貧辦主任張世華介紹,武邑縣自1995年開始便是國家級貧困縣,由于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難有高效種植作物,但當地林地資源充足,適合養殖業發展。同時,由于疾病、年齡、子女外出上學務工等原因,正常勞動力僅占總人口約三分之一的比例,導致二十多年難以擺脫貧困縣的“帽子”。
這也無怪乎“跑步雞”項目在當地廣受歡迎。“跑步雞項目幫扶貧困戶數量約占武邑全縣一般貧困戶的10%,這是相當大的一個比重。”張世華向記者指出,“之所以能夠產生這樣的反響,在于這個項目能夠利用我們的生態優勢,消耗資源較少,環境影響小,扶貧回報也比較高。”
除去提供常規性的扶貧補助之外,“跑步雞”項目也盡可能地吸引貧困戶的參與,以提升貧困戶獲得感。“今年菠菜便宜,賣不出去,正好菠菜是‘跑步雞’的應季零食,就賣給跑步雞樂園了,按照市場價出售,一斤0.3元,最后成了意外收益。”王愛華告訴記者,“據說明年養殖場會優先針對貧困戶下訂單。”
而這樣參與度高、獲得感強的項目,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據張世華介紹,在“跑步雞”項目中,武邑縣政府于一期、二期分別投入120萬元、132萬元,用于跑步雞樂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武邑縣政府還分別提供了84畝、110畝林地,以供養殖跑步雞。“武邑縣林地資源豐富,平均一人擁有一畝林地,未來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提供更多林地資源。”
市場投入期
如今的“跑步雞”項目運營基本成熟,可以開始進行復制推廣,但如何復制、復制多大規模,還有賴于市場對“跑步雞”產品本身的接受度。
“除去扶貧之外,‘跑步雞’項目的誕生還源于一個樸素的愿望,就是用心為用戶提供品質好雞。”王笑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經過嚴格的篩選,我們選擇了太行柴公雞作為跑步雞品種,再精心飼養160天,就是希望能夠還原過去散養雞的肉質與風味。”
事實上, 京東 生鮮從雞苗開始,到最終的屠宰入庫,甚至包裝材料,都在嚴格把握品質關。據王笑松介紹,跑步雞全部為60天日齡的公雞雞苗,單只雞苗成本接近20元,遠高出市面價格,養雞飼料也是通過專家進行專業的營養搭配,確保雞苗的健康成長。到了出欄時間,成雞將被送往通過 京東 生鮮驗收標準的屠宰場,再由 京東 生鮮部門回收。
“就連包裝也是經過反復測試過的,特別結實,一個人站上去也沒問題,”王笑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我們就是覺得,雞的品質好,相對應地,周邊材料也要好,這樣的產品送到用戶手上,才可以稱得上是具有品質的產品。”
而品質正是 京東 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微博)的心念所在。去年10月,第一批“跑步雞”養成出欄,在 京東 生鮮上線后,劉強東立即下單購買,嘗了嘗鮮。“他對跑步雞贊不絕口,直說這就是小時候吃的雞的味道。”王笑松笑言,“跑步雞可以燉湯,但紅燒最好吃,我在家里也屯了好幾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跑步雞的定價分為三檔:128元、168元和188元,不同價位的“跑步雞”凈重不同。跑步雞起初僅在北京地區銷售,隨后拓展到北上廣,如今在成都、武漢、沈陽等城市均有銷售,大部分產品在上線后一個月內被搶購一空。
在模式趨于成熟、市場接受度尚可的情況下, 京東 生鮮今年考慮將跑步雞項目在全國其他地方進行復制。“我們計劃從河北武邑縣這一個點,擴展到三個點,明年會有更多拓展。”王笑松透露。
在拓展的過程中,除了“跑步雞”這個品類之外, 京東 生鮮的“扶貧夢”還計劃輸出到其他產品線。記者了解到, 京東 生鮮正在嘗試進行一些其他的散養品類,比如游水鴨等。“我們了解到,市面上的肉鴨比肉雞的養殖期更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養成,而且從小到大沒見過水,是標準的‘旱鴨子’,”王笑松告訴記者,“我們同樣考慮用純天然的方式養殖一些中國特色的鴨子,在水塘里快樂地足月地成長。”
規模擴大就意味著成本降低的可能。據了解,目前“跑步雞”項目還處于投入期,其他同類產品的啟動,也難免有進一步的投入。不過王笑松指出,目前該投入尚處于 京東 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未來隨著規?;杀镜慕档?, 京東 生鮮有機會讓項目不至于補貼太多。
同時,他也提及項目運作過程中的挑戰。“跑步雞算是一個成功案例,令我們的扶貧事業走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如何針對不同地域特點去快速復制類似的案例。”王笑松坦言,“這既需要綜合考慮當地氣候、地理環境,也需要考慮地方政府支持程度及當地貧困戶參與積極性,這是我們面臨的首要挑戰。”
不過,無論挑戰如何,王笑松坦言自己對項目充滿期待。“我們希望能把事情做得更大,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吃得起,也愿意去購買跑步雞,及其他類似的扶貧產品,”王笑松告訴記者,“消費者表面上吃的是雞,實際上品嘗的是全天然成長方式養成的雞,以及對我國貧困事業的一份支持。”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京東“跑步雞”調研:電商精準扶貧的謹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