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 競爭中經常會遇到一種很猥瑣的對手。他每天都會派人到你的賣場抄寫售價,然后按照你的售價全面跟價。每個商品都比你便宜5分或1毛,一個都不放過。長期如此,如跗骨之蛆,擺不脫丟不掉。實在讓人無語。
這種做法事實上對我方業績影響不大。關鍵是太惡心。誰遇到這種人都難以理性。如果你懶得理他,過不了幾天顧客就會說他的東西便宜,正好中了他的圈套。如果你氣憤填膺果斷轟炸他,接下來就演變為刀刀見血的降價比賽,殺敵三千自傷八百。
其實對付跟價的對手不難。要堅信跟價策略永遠是被動的方法。
一、增加調價頻率
開業前定價預留一定降價空間,營業中不斷無規律的調價,打亂對付市調節奏,疲于應付。這一點是要比耐性的,他始終比你多一個流程,跟價麻煩得多。如果對方耐性不好,很快就會放棄這種策略,如果這就打贏了,這種對手不值得你操心。
二、分類調價法
跟得緊的對手一般開門營業,市調員就進了賣場。開業前定價可以把重點民生商品(A類商品)售價定高,常規性商品(B類商品)售價降低到臨界點。
待對方市調結束,立即將A類商品售價下調。此時正是高峰時段,等對方反應過來做出應對,剛好上午高峰結束。這樣保證A類商品在高峰期的價格形象,又打擊了對方的價格形象。
B類商品恢復正常售價。B類商品是毛利貢獻最高,而顧客對價格感知又相對較低的商品。如果對方全面跟價,在營業一段時間后悄悄回調,一方面保證了己方毛利,另一方面傷害了對方毛利,削弱了其B類商品對A類商品的毛利補給。
三、關于兩個臨界點
一個是定價臨界點,一般我們認為平毛利就是定價臨界點(商品售價=商品進價+商品進價*單品平均損耗率)。如果在僵持狀態,首先讓重點促銷品占領這個點。假設成本一致,如果對方跟價,就是必須負毛利操作。但凡負毛利,就不可能長期堅持。
探測毛利臨界點。每個賣場不可避免的有預算指標。所有領導都是這樣:競爭的時候讓你喊打喊殺,回頭月底結算又因為毛利低而頗有微詞甚至大發雷霆。所以任何人競爭都會兼顧毛利。如果知道對方毛利到了臨界點?注意觀察他賣場商品品規。如果有較多的品規下降,就到了毛利臨界點。只要在這個時候堅持打擊,包管他會把主力商品售價上調。
在競爭中以跟價為主要手段,本身就是一種低級的方法。 生鮮 經營需要搭建適應當地商圈的價格體系,結合品類經營策略,形成自己的定價策略。才是治本之道。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經營】做生鮮如何應對長期跟價的競爭對手?